|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中澳合作力促黄土高原植被恢复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3 | ||||||||
建国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进展。黄土高原地区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植被覆盖得到比较显著的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比较明显的减轻,退化的生态系统逐步开始逆转并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然而,林草措施的增加,加强了地面蒸发蒸腾量,减少了地面径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河川径流量。但是,随着植被覆盖增加和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到底能减少多少河川径流、能否影响到黄河下游地区水量乃至导致黄河断流,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也是影响到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生产实践问题。 针对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设立专项进行研究,在中国科学院方向项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区域环境效应”、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的资助下,水土保持研究所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水土资源研究所合作承担了“黄土高原植被重建的水文效应研究”、西部之光联合学者计划项目“黄土高原河龙区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水沙效应研究”、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陕北黄土高原植被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评价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自然恢复与人工调控”等。中澳两国科学家合作对植被恢复重建的水文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根据环境条件,建立了植被评价方法,对该地区38个主要物种的适宜性和空间分布区域建立了模型并确定了重点植树区范围;二是确定了区域蒸散量估算模型流域下垫面参数;从而可以准确计算不同植被情景下地面蒸散量;三是建立了植被—河川径流模型,可以计算流域不同植被覆盖状况下河川径流量;四是开发出“植被恢复重建及其水文效应计算软件(工具)”(ReVegIH)。该系统简单易用,可用以模拟多种治理方案下地区径流量,成为植被宏观规划的支持工具。 为了推广应用这一成果,为项目区内流域治理部门和管理机构配发这套计算软件(工具),水保所区域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室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日前共同举办了植被恢复重建及其水文效应计算软件(工具)应用研讨班,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以及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市的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和培训。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适地适树 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 92万公 关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 六盘山:黄土高原上崛起的“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