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走向海洋 保护海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走向海洋 保护海洋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夏长勇    资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5
5月14日,海南举行首次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综合演习。

  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6月3日,农工党中央考察团考察洋浦经济开发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

  王鑫帅摄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灿烂的未来。

  4月份以来,农工民主党中央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在沿海10省区市开展调研。5月30日至6月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李蒙带队,农工党中央考察团赴海南考察。

  海口—琼海—陵水,三亚—东方—洋浦。
 
 
 
登渔排、入港口,参观水产养殖基地,察看炼油石化项目,研讨旅游开发规划。6天中,考察团成员顶着酷暑,对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亟须解决的问题有了深入了解,并形成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新的命题

  今天我们怎样认识海洋

  海南很小,也很“大”。

  海南的陆地面积仅3.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31个省(区、市)中的“小老弟”。海南代表国家管辖着200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占全国海域面积的2/3,它的“大”,又浩瀚无边。

  凭海倚洋的海南,正在向“海洋强省”的目标迈进。副省长陈成向考察团介绍,2006年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4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4.3%此比重位居全国第二位。考察中,潭门镇一艘艘渔船、美丽的亚龙湾海滩上休闲的外国游客、洋浦开发区内一直向海内延伸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处处显示出海南建设海洋强省的信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重新认识海洋,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谋划海洋经济?这是考察团成员讨论得最多、最深入的问题。

  考察团成员、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说,在人口膨胀性增长的今天,许多陆上资源濒临枯竭,而海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水产、战略金属资源,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崭新领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在考察团召开的座谈会上,海南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中海油海南天然气公司等单位的专家都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专家们认为,除去丰富的油气等资源外,海南省在南海高端旅游产品开发、波浪能与潮汐能发电、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经济水产新品种的驯化养殖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个观点得到考察团全体成员的赞同。应邀参加考察的农业部总经济师杨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等专家还建议,当前亟须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建议国家设立更高层次的海洋事务领导机构,制定海洋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协调跨部门、跨行业、跨地方的海洋开发重大事项,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统筹协调

  “跳出海南看海洋”

  农工党中央十分重视这次考察。在赴海南之前,农工党中央分别召开了党内外海洋专家、国家有关部委专家参加的几个座谈会,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还走访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并派出前期调查组征询海南省政府部门、省科研机构的意见。蒋正华同志还亲赴中海油总公司作前期调研,为考察活动作了充分准备。

  由于有周密、充分的前期准备,考察团在结束考察时的反馈意见,使海南的同志颇受启发。

  考察团提出,海南要“跳出海南看海洋”,抓住国际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重新谋划和审视海南的发展定位。比如,要把海南放在泛珠三角合作、环北部湾合作、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中考虑,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和完善发展战略规划。

  发展海洋经济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海南而言,在做到“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海陆统筹”。具体讲,要实现“五个转变”:从狭隘的陆域国土空间转变为海陆一体的国土空间思想;从传统的海洋产业思想转变为开放的多元化的大海洋产业思想;从单纯的追求陆地经济效益的大陆经济思想转变为多层次、大空间、海陆资源综合开发的现代海洋经济思想;从海洋开发无序、无度、无偿的旧观念转变为有序、有度、有偿使用的新观念;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推动海洋高起点、宽领域、深层次的开发。

  多位专家提出,海南海洋产业结构亟须调整。目前,全省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3∶23∶54,应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也不能放松第二产业。另外,海南省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足30%,低于福建省30个百分点,“科技兴海”任重道远。

  海南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旅游岛”设想、改善渔业基础设施、加强海上资源勘探等计划,得到考察团成员的支持,引起了热烈讨论。

  必然选择

  向大海索取,更要善待海洋

  碧海、蓝天、沙滩;满眼的热带植物、湿润而洁净的空气。海南优美的环境令来自内地的考察团成员分外愉快。

  “嫉妒”之余,大家很关心一个问题:如何让海南这个“南国姑娘”永远洁净、美丽?

  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考察团考察了一家大型浆纸厂、一家炼油厂,尽管这些企业都很重视环保,但是大家的心情仍不轻松。在向海南省反馈意见会上,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陈宗兴代表考察团建议:海南一定要避免某些沿海地区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慎重考虑沿海工业布局,科学测算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承载量。

  “人家现在拥有的,海南将来一定会有;海南现在拥有的,人家不一定会有。”出生于海南的农业部总经济师杨坚动情地建议,海南要重视从规划层面保护生态环境,划分出优先开发岸线、重点开发岸线、限制开发岸线、禁止开发岸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使海南永远碧水蓝天。

  蒋正华同志也很关注生态平衡问题,他指出,海南发展海洋经济应遵循科学开发、综合开发、开放开发的原则,要特别注意水产品、海洋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环境保护。在与潭门港渔民座谈时,蒋正华指出,一方面要认真考虑渔民提出的增加油料补助等要求,一方面要科学、准确地测算南海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捕捞总量,防止过度捕捞。要适应世界渔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科学养殖事业,引导渔民由近海渔业向发展休闲渔业过渡,早日把海南建设成环境美好、资源丰富、经济强盛的“南海明珠”。

  飞机在爬升,从舷窗往下看,海南岛像是一艘漂浮在蔚蓝色大海上的巨轮。我们祝愿它劈波斩浪,在“海洋强省”的征途上凯歌高奏。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呼吁加大海
    海洋酸性增强威胁生物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释放毒气 可
    我国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现象严
    全球海洋水位急升 沿海大城市
    “蓝色”海洋暗藏生态危机 全
    海洋空间开发需要“杞人忧天
    我国已经建成海洋和水生生物
    海洋局:中国将实行更为严厉
    关注海洋环境保护 促进人海协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