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中国首次出台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姚勇 邹声…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4 | ||||||||
新华网北京6月14日电 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14日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全面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 近年来,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去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一旦完成,中国就会在减排温室气体方面为全球作出巨大贡献。 去年底,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继续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影响以负面为主,且某些影响具有不可逆性。报告并预测,未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呈上升趋势,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将进一步加剧,农业生产不稳定性也会随之增加。 两周前,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方案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系列措施。 14个部门今天联合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则是今年以来我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根据专项行动的安排,我国科技界将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首先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重点包括: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气候变化的检测与归因、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技术、亚洲季风系统与气候变化、中国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等。 专项行动还将进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重点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先进核能技术、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和固碳工程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等。 根据专项行动的安排,我国还将积极探寻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重点包括: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脆弱领域的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影响及适应技术和措施、气候变化影响的危险水平及适应能力、适应气候变化案例研究等。 专项行动还将提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重点包括: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中国未来能源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制度、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国际产品贸易与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战略等。 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通过实施专项行动,到2020年,中国将大幅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并使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重点行业和典型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将明显增强。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发达国家不能只唱 美考古研究认为:气候变化与 联合国官员对中国应对气候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希腊总理呼吁采取措施应对气 联合国:气候变化导致的冰雪融 中国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解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