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影响环保塑料袋推广
■杭州茂达环境生化有限公司市场部许经理
环保塑料袋因研发成本和认证成本高,每只环保塑料袋售价比一般的塑料袋要贵一些,因此,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等需要使用塑料袋的行业,仍不愿用环保塑料袋,他们大多追求的是利,使用不降解或废旧塑料做的塑料袋能省些钱,至于会不会破坏环境,他们大多并不关心。
许经理称,目前,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谁都知道使用环保塑料袋是利国利民的事,但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环保塑料袋却被受冷落。作为正规企业,对此次国务院下文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举措是举双手赞成,但对这一政策能否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中得到确实、全面的推行,他还是存有一丝疑虑。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有了好的政策,究竟该由谁来落实?
许经理说,目前,国家是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但在法律中仍没有明确规定“不准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由于没有硬性的压力,一旦环保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环保就被轻易地挤到了一边。加上一些环保意见和政策法规在具体执行中,相关部门相互推诿,造成人人关心却无人真管的现象。政府没有执法力度,是环保塑料袋推行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此次国务院下文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要真正得以实施,需要国家对推进环保塑料在政策、法规上具体落实,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任何问题的解决要从源头抓起,国家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条文,不仅仅是“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而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今后“不准”再生产不可降解塑料袋,规定商家和客户“必须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塑料袋,谁生产和使用不环保的塑料袋(膜)等,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并受到惩罚。对生产和销售、使用非降解塑料制品的,由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工商、市容环卫等行政部门负责查处。只有这样硬性的压力,才能使生产使用非环保塑料的企业和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负责人以及民众把环保因素考虑在内,并愿意承担推行环保制品所付出的代价。
市民可能难接受有偿使用塑料袋
■街头市民吴先生
■商场导购熊女士
6月1日后,购物塑料袋将不再免费的消息对市民影响不小,多数市民认为,环保是应该提倡的,但生活的便捷也是不可少的,更希望政府别将原本商场、超市承担的费用转嫁给老百姓。
在记者的街头随机调查中,不少市民反映,塑料袋方便、实用,在购物后,这些塑料袋还可以装垃圾,扔了即可。若换成菜篮子,购买肉类、豆腐类产品就特别麻烦。使用菜篮子或者布质购物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方便。
一位超市导购员告诉记者,现在国家政府主要是针对商场、超市免费提供购物塑料袋进行控制,这样确实能起到环保的作用。
从有专家提出塑料袋以0.3元一只来提供有偿服务的观点来看,她认为大多市民不会接受。这位导购员说,全国有些商场、超市提出过购物袋有偿使用的方法,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是市民不愿为有偿购物袋买单。目前,市民进入超市购物一次性选择的品种很多,这些物品大多要采取分类包装,生熟分开,如果采取收费的话,很多市民是不愿意多掏腰包的。
期待“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能落实
■南昌市环保局污控处处长张晓东
张晓东是我省环保卫士,2003年就曾耗时63天,单人驾驶两轮摩托车前往青藏高原进行生态考察和环保宣传,就塑料袋这一“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张处长是希望禁止使用越早越好。
张晓东介绍说,和其他城市一样,南昌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数量很大,就此造成的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可用吨来计算,这些“白色垃圾”给环境将带来无尽污染。对国务院下文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举措,作为环保行业的他最希望的是这一措施能得以落实。张处长说,以前,国家也出台了采用降解饭盒的措施,但还是有不少酒店在使用未降解的产品,市民也不是很在乎,因此,有措施没落实更显得政策不够严肃性。他一直关注着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最新动态,目前,国外媒体也对中国政府采取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举措来治理污染问题表示认可,并称中国正在环保领域走向世界前列。但措施的实施中最关键的是,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在这一点上,公众的参与非常重要。其中最主要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用三层塑料袋去包裹鸡蛋折射了一种奢侈浪费的思想。
张晓东最后说,这一政策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切实履行还是个未知数,因为在遏制环境污染等问题上,中国的地方政府一直以来对中央政府的指令都“打折”。此外,加强环境的保护问题不在于非得禁用塑料袋,而在于找到办法劝人们关心他们身边的环境。
□文/图记者徐彬徐明实习生方薇顾烨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