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 ![]() ![]() |
|
||||||||
敦煌:外围生态退化威胁绿洲生存发展 | ||||||||
作者:邓玉山莫… 资讯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9 | ||||||||
一棵棵枯死的胡杨树竖立在敦煌市郊的戈壁上,西风刮过,呜咽悲鸣。近年来,敦煌生态在绿洲内部得到改善的同时,外围却持续恶化。 在位于敦煌市郊的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水域面积已经严重萎缩。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三雄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保护区所处的位置湖泊连片,芦苇丛生,水深三四米左右,经常有人坐着羊皮筏子在湖中游弋。如今,湖面泛舟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了。 据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由于湿地萎缩,敦煌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白鹳、黑鹳等野生物种数量相继缩减,益鸟、益虫数量也不断降低,导致农林病虫害持续加剧。 近些年来,敦煌市加大了治沙造林绿化力度,在绿洲内部推行路边植树和退耕还林,在绿洲外围实施造林绿化和封滩育林。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敦煌市共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1300余万亩;封滩育林135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绿化各级道路120余公里,占宜绿化道路长度的95%以上;改建和营造周边防护林带410条,共计840公里,使全市95%以上的农田得到保护。 敦煌市林业局党组书记王金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敦煌几乎年年都刮干热风。刮过的地方,粮食必定减产七成左右。但近六七年来,干热风再也没有出现过。” 王金同时指出,由于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在绿洲内部得到治理的同时,在绿洲外围的退化趋势仍无法遏制。据敦煌市林业部门统计,敦煌绿洲的绿色屏障截至目前仅剩130万亩天然林、135万亩草场和270万亩湿地,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40%、77%和28%。与此同时,自1994年以来,敦煌绿洲外围沙化面积增加近20万亩,对绿洲内土地构成严重威胁。 王金说,敦煌市近年来推行禁止打井、禁止开荒、禁止移民政策,同时实行造林绿化和退耕退牧,人为因素对生态的破坏逐年减轻,但由于水资源缺乏而导致的自然退化仍然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敦煌市年均降水量不足4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400多毫米,因此水资源主要依靠入境河流。但流经敦煌的疏勒河和党河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继建成水库而断流,致使敦煌北部和西部失去地表径流,外围湿地萎缩。再加上人口、耕地和灌溉用水的增加,敦煌如今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 王金引用专家意见指出,从外流域调水补济敦煌,是根本解决敦煌缺水问题,保护月牙泉、莫高窟等著名景区的惟一途径。目前,从哈尔腾河向党河调水的“引哈济党”工程已被列入甘肃省“十一五”规划。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敦煌: 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 敦煌断流月牙泉几消失 温家宝 种“参天大树”造“生态绿洲 黑河抢救工程让额济纳绿洲再 新华视点:甘肃敦煌因缺水面 聚焦三农:哭泣的绿洲(组图)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