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 ![]() ![]() |
|
||||||||
崇明西沙湿地环境优越 吸引72种生物来“定居” | ||||||||
作者:冯兰蔺 资讯来源:新闻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 | ||||||||
晚报讯 46种植物、26种鸟类……崇明西沙湿地优越的生态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生物在此“定居”。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06年市政协年末视察“本市新农村新郊区建设情况———崇明、长兴、横沙三岛联动”专题会议上获悉,从去年开始,西沙湿地的生物数量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 数据显示,目前在西沙湿地“落户”的植被有46种,包括候鸟和留鸟在内的鸟类共26种,并呈种类和数量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西沙湿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的专家,正对13种新植被在西沙湿地的存活情况进行试点,预计一年时间内,就能知晓这些植被对湿地的适应情况。 26种栖息在西沙湿地的鸟类中,白鹭等林鸟占到了大多数。“从去年开始,我们已有目的地对鸟类数量和种类进行观察和统计,限于观察周期,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西沙湿地的鸟类数量正在逐步增长过程中。”崇明县旅游局副局长陆立新说。 目前,总面积达4500亩的西沙湿地中,已有60公顷用于生态科研开发,另外180公顷重要区域将被进行重点生态保护,禁止对游客开放。 又讯崇明西沙湿地将建生态厕所。正在推广的生态厕所共分为打包、微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三种,其中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起到自净功能的生态厕所,已在崇明县前卫村等地方进行试点。 目前已试点成功的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将生活污水通过收集管道流入泵井,再利用滤网将固体废弃物“拦截”,随后将污水送入湿地,并经过砂石等五六层介质层流到底层。在此过程中,湿地中的植物根部将吸附过滤的化学合物,污染物被逐步分解,已达到水质净化目的。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绝迹”黑嘴鸥飞入九段沙湿 山西40处珍贵湿地已经列入拟 全球地图展现频临灭绝生物的 黄河口湿地生态景观引来百万 崇明西沙湿地旅游节试开放 曲久辉: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理 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退化与损 乌伦古湖150万亩湿地成野生动 专家在滨海发现三大片特色湿 昔日"城市之肾"如今已成旱田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