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外传真 >> 资讯正文 | ![]() ![]() |
|
||||||||
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展艰难 | ||||||||
作者:曹宇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2004-12-21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1 |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12月17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落幕。这次大会是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生效前的最后一次类似会议,曾被各方寄予厚望。但与会代表在为期12天的会议期间在一些关键议程的谈判上未获显著进展。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共同威胁上还面临严峻挑战。 这次大会同前几次相比成效甚微,在几个关键议程上的谈判进展不大,而这些议程主要涉及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做的具体工作。其中,资金机制的谈判最为艰难。 根据2001年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7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马拉喀什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将设立“特别气候变化基金”。另外,有关方面还针对发展中国家成立“最不发达国家基金”,而在《京都议定书》下也曾成立“适应基金”。 上述3个基金普遍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但缔约方并无法律义务为基金提供资金。比如,“适应基金”来源属自愿性质,欧盟、加拿大、瑞士、新西兰和冰岛曾承诺每年提供4.1亿美元,直至2005年。2005年是“适应基金”规定的资金到期的期限,目前只有欧盟明确承诺提供有关资金。而且,各国目前在将提供的全部资金按照什么比例分配到3个基金中去,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金等问题上,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由于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是非强制性的,因此有发展中国家代表对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的可信度表示质疑。 技术转让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公约自1994年生效以来,各缔约方在技术转让方面进展缓慢,发展中国家对此普遍不满,本次会议也不例外。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掌握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缺乏政治意愿,不愿提供技术转让。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长穆西约卡在本次大会上指出,技术转让并没有使非洲国家受益,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资金和技术设备,使非洲国家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 目前,很多国家都将目光集中到明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的具体落实问题上。这次会议中,一些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能够加入《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国家中。但这一提议从一开始就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目前,发展中国家就此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发达国家意见也不统一。 在本次会议上,不少发展中国家还对少数发达国家至今不批准《京都议定书》、使议定书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的做法提出批评。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约25%。布什政府上台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等借口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尽管美国代表团在本次会议中承诺,要投资58亿美元,到2012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8%,但在会上却无人喝彩。 美国代表有关“解决气候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经济增长”的观点在会上遭到普遍质疑。波兰代表指出,波兰经济目前比20世纪80年代末增长了50%,但温室气体排放量却有所减少,这说明减排温室气体同经济发展没有矛盾。这一结论在大会上获得广泛认同。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成都规划八大湿地让气候更"滋 西方有媒体竟称2031年中国将 全球温度创两千年来新高 二氧 保护全球旱地生物多样性 加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影 采集雨水 印度退休军官实施缓 联合国报告指出:全球生物的 《京都议定书》有了“牙齿” 科学家研究表明全球变暖使热 中英联合研讨气候变化效应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