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热点西部 >> 资讯正文 | ![]() ![]() |
|
||||||||
我国将加大在西南"红层"区找水力度解决饮水困难 | ||||||||
作者:韩洁 资讯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7 | ||||||||
孟宪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今年7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四川省政府合作实施的“红层找水”工程已打出77万眼水井,解决了当地3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 根据2004年5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实施四川“红层”丘陵地区地下水打井工程协议,双方共同出资投入5720万元,计划用4年时间在四川省105个区县打井100余万眼,解决当地400万人的饮用水困难。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殷跃平介绍,所谓“红层”,地质上泛指距今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形成的陆相砂泥岩地层,因呈红色而得名。地质勘探表明,浅表侏罗纪—白垩纪“红层”经过风化作用,形成裂隙系统不发育,地下水不易储存的表面盖层,因此大多“红层”地区被划分为贫水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据了解,四川省是中国“红层”分布最广、类型最特殊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东部的资阳、南充、广安、自贡等17个市105个区县,面积达11.8万平方千米(公里)。虽然该地区降雨量丰富,但因其表层涵养能力极差,致使严重缺水人口达400万,并有近2000万人亟待改善饮用水条件。 200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率先在四川“红层”丘陵地区进行调查和研究,终于找出了“红层”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规律,证明在“红层”地下15米至30米深处,分布有水量不大、埋藏不深,易于开采,水质良好的饮用水,对于解决百姓人畜饮用的分散供水,具有简便、经济的实际意义。 殷跃平说,实践证明,在今年连续100多天干旱的极端条件下,四川省77万眼“红层”地区水井中,95%以上仍能保证正常供水,创造了水文地质的奇迹。 他透露说,鉴于今年四川和重庆等地遭遇的严重干旱,两地政府均已决定追加投资增加在“红层”地区的打井数量,其中重庆市计划增加70万眼井,解决300多万人的饮水需求。(完)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中国加强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 饮水机是能耗大户 节能不该被 环境建设跟不上破坏的速度 3 海口饮用水源警钟敲响 正视城市水荒 大运河吴江与浙江嘉兴段污染 黄河重点饮水水源地污染物排 “三致”毒物威胁饮水安全 检 防洪、饮水及生态安全并重 七成农民在喝脏水 重庆将解决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