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热点西部 >> 资讯正文 | ![]() ![]() |
|
||||||||
警惕土地违法向中西部转移 耕地红线再守14年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唐敏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6 | ||||||||
对此,谢俊齐认为,也许单独来看,生态退耕或者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都有其合理性,但在生态恢复和保护耕地方面,有关部门需进行统筹协调考虑。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指出,退耕还林、还草中,有多少耕地是没有必要退的,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他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对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对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放弃大量耕地的做法有异议。他说,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把这两者与保护耕地对立起来是不对的。 在他看来,种田比较效益低是事实,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应当是积极找措施想办法,怎样让种地的效益别那么低,而不是牺牲耕地。生态建设和环境绿化、美化,也不应当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相悖。 谢俊齐认为,经过“十五”期间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在“十一五”期间,可能会保持平均每年几百万亩的退耕量,再之后,就不应该再大规模退耕。更多的精力应该投入到保证退耕的质量,巩固退耕的成果上去。 近几年退耕还林增加的3亿多亩的林草植被,绝大多数仍是幼林、未成林,如果管护不好,存活率将难以保证。尤其是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树木一般难存活,谢俊齐建议,应该完善后期管护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在“退耕还林”成为耕地减少重要因素的当前,如何协调生态保护、土地使用效率及耕地保有底线之间的关系,便显得至关重要。 警惕土地违法向中西部转移 除了退耕还林的影响,谢俊齐提醒说,在目前的政府考核和财政等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之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与财政收入增长促使投资高增长的冲动依然很高。预计去年各地违规上新项目的问题仍可能在今年延续,这不但将使得中央调控措施的效果打折扣,还会危及耕地保护。 2006年,国务院对土地违法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据统计,全年部省两级直接立案公开查处的力度明显加大,共收缴土地15万亩。此外,还多次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了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批地、非法占用耕地等违法用地行为。但令人忧虑的是,尽管采取了各种措施,违法用地仍数量较大。 此次公布的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显示,2006年当年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中未批先建的有55万亩,数量仍然可观。 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为招商引资、出政绩,背后支持、默许土地违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指出,2006年全国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及立案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无论从案件数量,还是涉及的面积,都较2005年有大幅度上升。而且,其中查处的当年新发生违法行为、当年发生立案的案件及其所涉及的土地面积,上升幅度更大。全年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3万多件,涉及土地面积近150万亩。 谢俊齐指出,还要警惕当前土地违法出现的“梯度西进”新动向。一些较大规模的违法用地随着一些工业项目向中西部转移而转移,一些中西部地区盲目照搬东部的做法,为了上项目不惜乱占滥用耕地。一些地方政府在没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情况下,擅自向开发商承诺提供大量土地进行成片开发,有的一个协议就提供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对部分城市的执法检查结果印证了谢俊齐的担心。近几年东部部分城市违法用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5%~10%左右,而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违法用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50%左右。 开源节流确保“红线” 尽管保卫耕地任务很艰巨,但谢俊齐认为,不能眼睛只盯着耕地,应该从内部挖潜、加强土地整理等方面着眼,既要节流,还要开源,逐步建立起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机制。 首先,从土地整理来看,据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确定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2.01亿亩。2006年,耕地减少趋缓,与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了550.8万亩耕地密不可分。而整个“十五”期间,全国补充耕地2140万亩,超过了建设占用耕地和灾毁耕地(耕地减少的四大因素之二)之和,确保了耕地总量没有因建设占用而亏减。如果再加上“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规模不再持续“十五”期间的退耕规模的话,守住红线的压力将大为减轻。 其次,从内部挖潜来看,据致公党中央在今年“两会”的提案,全国共有各类闲置土地合计395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而据估算,我国城镇土地也至少还有40%的潜力。我国农村人均居民点用地218平方米,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150平方米的上限。各地工业园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大大小小的工矿企业用地,也有内涵挖潜的巨大空间。 第三,从严把土地闸门,行政执法来看,国土资源部已经设计了一系列新政策来保护耕地,规范土地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用地行为导致的耕地减少。据报道,2006年1~11月,国家清理出一大批违规用地项目。全国立案7.74万件,涉案面积89.4万亩,同比增加了78.2%。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将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要求,对各省(区、市)当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实行检查,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国土资源部:我国耕地面积已 如何保住18亿亩口粮田 耕地保 中国约有1.5亿亩耕地受污染 牡丹江加强耕地保护 3年新增 调查显示:全国耕地后备资源 人均耕地面积1.4亩传递三大警 国土资源部称将严格保护耕地 中西部农民需要“放心水” 征地之痛:江苏宜兴百名村民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