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热点西部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陕北能源,在转化中裂变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陕北能源,在转化中裂变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卫晓宁    资讯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1
目前能源行业已成为我省财政收入的第一大板块(资料照片)

陕北产油,炼油厂的火焰十分引人注目

  开栏语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决策,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省创出了一系列好做法:大病统筹、单病种定额付费、报销直通车等,受到农民欢迎;退耕还林后,我省已造林664.8万亩,陕西的主色调正由灰黄色变成绿色;铁路建设也是全面开花,竖起了纵贯陕北、关中、陕南长约1100公里的“铁脊梁”;农业税取消了,村村通公路了,“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民的生活更幸福了。

  泰国领事办的设立,开放的陕西,在越来越吸引世界目光的同时,又将怎样走向世界,融入全球?为改变“资源存量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排序不相称”的“陕西现象”,省委省政府还制定了“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关中如何率先?陕北如何跨越?陕南如何突破?

  为感受陕西巨变,和读者一起分享陕西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喜悦,本报派出10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地,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集中展示这五年来的巨大变化。

  陕北以其丰富的煤、油、气资源在陕西乃至全国一枝独秀。

  2006年,能源化工在陕西整体税收中的比重已经占到70%左右,这个数字还将越来越大。将丰富的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能源化工业的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成为省委省政府重要的经济工作思路。在此背景下,拥有丰富能源的陕北便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下,包括以煤转化为核心的“三个转化”成为发展利器,同时,观念的转化带动投资环境与配套设施的改善,也成为工作重点。资源转化与观念转化的合力之下,榆林连续5年全省经济增长速度第一,渐呈能源破局典范态势。

  转化还是不转化,对全国第一产能大市榆林来说已不是问题。

  “我们把煤挖出来卖给南方和沿海,他们加工转化后又卖回给我们,钱还是让他们挣了,心里难受啊。”榆林市发改委主任艾保全算了笔账:一吨煤当商品煤卖掉,利润150元左右,转化成电利润500元左右,转化成甲醇可实现利润1000元左右,如果甲醇再转化成化工产品,可实现产值5000元。

  事实上,“三个转化”———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材料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自2003年被陕西省决策层提出后,一直作为发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主导思想。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是原国家计委于1998年批准的中国惟一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其地位不言而喻。从我国能源区域布局来看,随着东中部能源资源的日渐枯竭,我国能源工业的战略重点正在加速向西部转移。

  如何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当时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考虑到陕北落后的交通以及其他煤炭省份单纯挖煤卖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经验教训等,“三个转化”成为最好的途径。

  转化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及它对产业链的延长、就业的增加等积极效应,使包括贾治邦、陈德铭和袁纯清在内的陕西三任省长均对其极为重视,也使山西、内蒙古等煤炭大省(自治区)纷纷效仿,上马转化项目。

  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所面临的转化不仅仅是能源上的,观念上的转化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只有两种转化形成合力,才能将陕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使能源“裂变”,实现陕北的跨越发展。

  第一产能大市榆林的出路

  如何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个转化”是视野所及的最佳选择

  陕北是世界罕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大型矿藏富集一地。延安已探明石油储量13.8亿吨。榆林更因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已发现的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

  从煤炭资源上看,榆林全市含煤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探明储量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86%,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2%。

  毫无疑问,陕西今后经济增长的亮点在于陕北能源化工的发展,而煤化工又是能源化工的重头戏。作为全国第一产能大市的榆林,在陕西乃至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榆林的发展事关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大局。这种地位使“榆林如何发展”不仅成为摆在榆林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问题,更是直接上升到省委省政府的层面。为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

  而在丰富资源的背后,榆林的发展并非一马平川。

  “榆林有资源,但由于交通设施不好,运力严重受到限制,资源外运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刘中民3月6日在大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此外,榆林还面临内蒙古、宁夏等资源大省(自治区)的“夹击”,市场竞争激烈。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这个新开发的矿区不走渭北矿区的老路———在陕北开发之前,渭北的煤炭已经挖了几十年,单纯的挖煤卖煤,并没有让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带来的只是资源的枯竭。煤炭挖完了,留下的是地面沉陷、生态破坏、地质环境灾害。

  还有中国其他煤炭基地的前车之鉴。如辽宁阜新,因为单纯挖煤卖煤,这个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正面临着资源的枯竭以及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阜新市共有13个地面沉陷区,总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涉及居民近8万人。

  显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不能走单纯挖煤、输气、采油的路子。

  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作为全省四大基地之一正式提了出来。2003年3月,省上领导、省级有关部门和延安、榆林两市负责同志,在榆林召开了“推进‘三个转化’,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2003年6月8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三个转化”,加快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纪要》,“三个转化”的思路明确下来。

  “提出这种思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市场看,转化产品的需求量大,有效益。三个转化,是根据陕北的自然经济条件,根据国际国内煤炭开发的经验和教训,从有限的资源开发带来整体的区域发展这样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省发改委主任李晓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三个转化”,是通过有限的资源开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开发和转化,使陕北整个的区域经济乃至陕西的经济得到发展。

  榆林市发改委能源科科长马富泉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原煤目前全年当地平均价格160元/吨,甲醇目前全年平均价格2500元/吨,烯烃目前平均价格12000元/吨,生产一吨甲醇需要消耗2.5吨原煤,生产一吨烯烃需要消耗3吨甲醇。从效益上看,1吨甲醇的销售价格是所需原煤就地销售总价格的6.2倍,1吨烯烃销售价格是所需原煤就地销售总价格的10倍。

  第一个转化项目甲醇的试验

  通过转化,煤炭的附加值大大增加,其最大意义也许是对“三个转化”思路的证明

  位于榆林市北部的神木县,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西部煤都”之称。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神府经济开发区就位于该县境内,它不仅是当地经济的增长极、榆林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

  4月8日,神木县天气晴朗。在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内,占地60公顷的甲醇厂生机盎然。

  神木化学有限公司60万吨甲醇厂,采用当今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通过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汽化、NHD净化专利技术、四塔精馏等技术合成基础化工原料甲醇,具有能耗低、成本低、质量好、工艺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等优势,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这是省委省政府确定‘三个转化’的思路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转化项目。”榆林市发改委能源科科长马富泉说。它是为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通过“三个转化”加快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龙头启动项目,是陕西省依托陕北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2003年10月10日,总投资10多亿元的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规划,项目分两期实施,计划2008年初全部完成。2004年,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基本完工。2005年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2005年10月14日,顺利生产出精甲醇。试生产过程中,2006年1月至4月,累计生产的精甲醇即实现销售收入7655万元。2006年5月,一期项目进入正式生产运营阶段。2006年,累计生产的甲醇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经营期实现利润6556万元,实现税金7530万元。

  目前,概算总投资约14亿多元的二期项目已于2005年7月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10月底完成初步设计,2006年6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从立项之初,二期项目就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工建设当天,省长袁纯清为工程开工剪彩。作为该项目配套煤矿的汇森煤业,年产300万吨,含灰、含硫量低,发热量高,是制造甲醇最好的煤。

  甲醇厂的有关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项目转化原煤约46万吨,按照煤炭市场最高价计算,这些煤作为商品煤卖出,可实现销售收入9000余万元;而转化后的甲醇按照市场最低价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

  对比之后最直观的感受是,通过转化,煤炭的附加值大大增加。

  转化之利

  转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税费的大量增加和就业机会的增多

  在神木化学有限公司60万吨甲醇厂之后,更多的转化项目选择落地榆林。

  省政府“相中”转化项目的另一点,是他们巨额的投资。

  一个转化项目需要大量的投资,假如建设20万吨DMTO(用煤代替石油生产烯烃,是油替代的一种选择项目),需要前期投资40多亿,而这些巨额资金是地方政府无法承担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地方政府是沉重的压力,引进外来投资是最佳途径。”省发改委主任李晓东说。

  从更宏观的方面看,一组数据客观地说明了“转化”对于榆林发展的意义。

  榆林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榆林市已经初步形成以煤制甲醇为主的大型煤化工产业格局,建成了神木化学有限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一期20万吨工程;目前在建的三个项目总投资44个亿,预计2007年将全部建成。

  来自榆林市发改委的一份文件显示,随着一批能源化工项目的开工、建成、投产,全市形成了1.16亿吨原煤、24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57.8亿立方米天然气、530万吨原油、73万吨甲醇、30万吨盐、20万吨聚氯乙烯的生产能力。

  这些还仅仅是经济账。

  “转化后产生的效益是持续性的,长久性的,包括安排就业、形成一个有效的产业链、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等。”李晓东说,“经济的有机结合性值多少钱?当地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体值多少钱?在开发过程中引进的技术人才值多少钱?当地由一个荒凉的地方繁华起来又值多少钱?算得清吗?”

  “以后进入榆林的企业,必须进行转化项目,不转化,我们就不给你资源。我们不看是哪个企业,只看你的项目。”榆林市市长李金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5月2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在榆林市调研时指出,煤、油、气开发利用的产业链要向下游延伸,把企业做大,把产业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他指出,要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重点园区为平台,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提升载能工业,做强化工产业。着力打造煤电及载能工业、煤制油、煤盐化工和油气化工“四大产业链”,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政府“推手”

  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上,政府的推动作用贯穿其中,争项目,改善投资环境,倾全省之力建设能源基地

  “榆林的建设,并不是单凭当地的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榆林市市长李金柱说。

  正如李金柱所言,无论是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整体规划上,还是在具体项目的落实上,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作用贯穿始终。

  2003年,陕西、河南、宁夏“争夺”一项煤间接液化项目,竞争异常激烈。中央有关部门决定对此项目进行招标。为争取此项目落户榆林,省上有关领导带领多人,在北京忙碌半个月,向每一个评标的专家推荐陕西。让李晓东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大家不停地往河南、宁夏跑,侦察“敌情”,了解当地的环境。凭借着资源及在引资方面配套措施的优势,陕西最终在评标中以高出河南、宁夏0.5分的成绩中标。

  另外一个例子是DMTO项目的引进。

  DMTO是用煤代替石油生产烯烃,是油替代的一种选择。一个国家化工的发展水平可以用几个指标衡量,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人均的乙烯消耗量,而我们国家的油不适合做乙烯,乙烯稀缺。如果世界范围内油价波动,油价涨到一定程度或者供应受到限制,对化工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中国。因此从国家能源安全来讲,DMTO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世界上号称能对外做此项目技术实施许可的只有两家,一个是美国的一家公司,一个就是我们在华县的试验。相比之下,我们规模大多了,他们是一天0.75吨,我们是一天50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刘中民说。

  刘中民所说的华县DMTO试验,由省政府投资8000万建成。而有关方面也希望华县的试验成功后,能在榆林进一步放大到工业示范。

  如果榆林做成世界上第一套DMTO工业示范项目,其意义对榆林、整个陕西的发展都有大的影响。这样全世界都知道榆林在引导煤化工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是试验技术,也是示范一种商业模式。

  “榆林市来管只能举全市之力,而省上来管,就可以举全省之力。好处很多,首先话语权就不一样。”李晓东说。

  这种好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水资源的问题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李晓东、榆林市市长李金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刘中民均提到了水的问题。

  能源化工对水的需求巨大,水资源的不足,已成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从长远看,并非榆林市政府所能解决。为此,省政府从全省的高度对水资源作了整体规划。

  比如目前的两个大项目,一个是神化和南非沙索的煤液化,为1000万吨规模,还有一个是神化和美国陶氏化学的一个工业园区。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采兔沟等两个水库的工业供水量,可够这两个大项目的一期用水。但规模再大,水就不够了。目前的方案是,从黄河沿岸调一亿方岩溶水。

  但国家对黄河水卡得很严。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是,把汉江的水调到渭河,引15亿方水,也就是引汉济渭。这是一项战略性举措。关中用的是黄河水的指标,把汉江的水引到关中,在这里置换,将关中的黄河水指标用到陕北。

 

[1] [2]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能源与绿色人居:博鳌亚洲论
    能源十一五规划:构筑稳定经
    玉米的力量?
    生物发电大有可为
    郑斯林: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
    煤变油发展前景广阔 成为能源
    美巴“乙醇欧佩克”能否触发
    美巴建立乙醇联盟 称将影响世
    从能源看“崛起”
    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启动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