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绿色创建 >> 生态省 >> 资讯正文 | ![]() ![]() |
|
||||||||
全国第一生态省的和谐诉求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王凯 资讯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9 | ||||||||
经过7年的探索发展,海南生态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海南环境质量仍保持全国一流水平,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立省 工业兴省 早在1999年,海南就提出建设生态省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这是总结多年经济大起大落、生态遭受破坏的惨痛教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海南发展的明智选择。意在探索一条既不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环境,也不为消极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生态省建设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生态保护,而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型经济。”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厅长、省生态办主任林诗銮如是说。 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污染控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建设生态省的现实选择,就是使各类产业在原有基础上逐步生态化,优先发展生态型产业,构筑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生态工业共同发展的生态产业格局。 海南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按照与环境功能分区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规划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了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现代工业等生态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汽车制造及配件、林浆纸一体化、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低污染的清洁型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废物排放,控制环境污染,是海南实施“一省两地”的发展战略始终坚守的底线。在推进新兴工业省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力保海南的碧水蓝天。 “西部工业走廊”的构建,就是要把大项目、高科技企业集中安排在西部少雨地区,以利于对污染物进行集中有效处理,把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洋浦60万吨纸浆厂、海南炼化、东方1—1气田、富岛大化肥厂、三亚南山发电厂等一批资源型和清洁生产型的生态工业项目及一批生物制药、IT产业、光纤光缆等高科技项目先后落户海南,促进了产业升级。大企业均斥巨资对污染实行集中治理,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新兴工业的崛起,扩大了海南经济总量,全省工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55.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66.6亿元,增长299.1%,并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经过多年努力,海南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既能发展好工业,又能保护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也找到了切合点,生态旅游红红火火,森林探险游、峡谷漂流、海底观光、农家游等生态游渐成海南旅游新品牌,一个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生态旅游区吸引了一拨拨国内外游客,旅游实现了“旺丁又旺财”。海南真正成为度假休闲的天堂! 海南经济已从缓慢的恢复性增长进入了健康、稳健、较快发展的新阶段,全省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438亿元增至2005年的903亿元,2005年全省GDP比1998年增长了106%。今年经济形势更是喜人,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有望实现千亿和百亿的跨越,GDP增速有望达到12.2%,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有望达到20%以上。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生态省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 "2006中国•海南生态省 山东: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 西部能源富集区利益关系亟待 环保总局局长:维护生态安全 我国房地产开发需更多关注建 和谐江苏:7400万江苏人民的 追求和谐将成为我国旅游发展 水问题掣肘河北生态省建设 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四川行动开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