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环境资源市场化的探索
Eedu.org.cn 作者:李玉芳 高…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31
 

  点击五
  焦点关注
  环境价格体系对污染减排有什么作用
  关键思路  
  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污染减排


  记者:当前,污染减排可以说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您常说要利用价格杠杆来撬动污染减排,那么,实际效果如何?
  史振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自加压力、锐意进取,确定的污染减排任务是削减COD总量的15%,削减二氧化硫总量的18%。应该说,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难度相当大。近两年来污染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这与江苏建立环境价格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因果关系,我们不失时机抓住价格杠杆,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污染减排工作。
  江苏省环境质量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出现改善迹象,部分地区改善明显。大气环境方面: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有所好转。2007年,13个省辖市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较2005年下降9.5%和4.5%。水环境方面:2007年,太湖5个湖区的高锰酸盐指数全部达到2010年目标要求,与2005年相比,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6.5%和19.2%,但湖体总磷指标处于Ⅳ类,总氮指标劣于Ⅴ类,导致富营养化问题比较突出;全省淮河流域45个水质控制断面有36个达标,达标率80%;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总体水质良好,14个水质考核断面有11个达到Ⅲ类标准,达标率78.6%;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较好,11个控制断面有10个达标,达标率为90.9%。
  总之,惟有不断改革与创新,环保工作才有出路。当然,江苏省建立的环境价格体系仅仅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还要花大气力不断进行充实与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为环保事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史振华如是说

  党中央对建立环境资源价格体系的认识有重大突破:一是环境作为资源和生产要素,必须纳入到要素和资源市场管理,这是各类要素协调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环境要素市场,不能称其为现代市场体系;二是要素和资源市场定价必须包括环境成本,这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特征;三是财税体制要与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相协调,这是财税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四是环境资源要形成市场化、资产化发展方向,这是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的必然途径。
  环境资源价格理论的重大突破,对我们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努力开拓创新、破解体制机制之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回过头看,江苏省在建立环境价格体系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的。
  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就是价格机制。2001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时曾深刻指出,环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商品属性,保护环境既要遵守自然规律,又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照温总理的要求,自2002年以来,我们就提出了“建立环境价格体系,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观点,并在近5年的时间里,在构建环境价格体系、实施环境价格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发展初期,我们用排污费这一价格信号作为环境资源价格的全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发展的一定阶段,这种模式已表现得越来越不适应。
  一方面,排污费征收标准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环境成本没有完全纳入到价格体系之中,价格杠杆形成倒挂,市场对环境资源的价格信号功能缺失,企业宁可缴纳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排污者更不会珍惜占用的环境资源;另一方面,没有形成能够反映环境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排污收费政策对环境恢复仅起到一定的刺激和补偿作用,没有完全反映污染治理成本,更无法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关系,造成环境资源成本较低,企业缺乏减排的动力和压力,排污总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资源遭到破坏。

上一页  [1] [2] [3]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