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 ![]() ![]() |
|
||||||||
长江名贵经济鱼类鲥鱼趋于灭绝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 | ||||||||
陈大庆介绍说,长江鲥鱼趋于灭绝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长江鲥鱼产量急剧下降,已不能形成渔汛。据统计,1968年至1977年的十年间,长江鲥鱼年平均产量为49.2万公斤,最高年产近160万公斤。但从1984年开始,产量开始急剧下降,1986年仅为1.2万公斤。到现在,全江已基本上捕不到鲥鱼。另一方面,长江鲥鱼产卵群体连年呈现出低龄化和小型化特点。群体平均年龄下降,资源呈明显衰退迹象。 长江鲥鱼趋于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陈大庆说,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统计,江苏、安徽和上海每日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121.9万吨,重大污染源有37处之多。这些含有各种有毒物质的废水排入江湖中,给长江鲥鱼的正常洄游、产卵、孵化、仔幼鱼的发育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长江鲥鱼种群衰退。加上捕捞强度过大、尤其是对幼鲥鱼的过度捕捞,均造成了鲥鱼趋于灭绝。 专家建议,要缓解长江鲥鱼灭绝趋势,应该建立鲥鱼自然保护区,并在江西鄱阳湖和长江交汇处的湖口县建立鲥鱼保护通道,在峡江建设鲥鱼人工增殖放流站,并加强渔政管理。 长江鲥鱼系长江重要的溯河性名贵经济鱼类。由于其洄游性质,鲥鱼在每年5至7月份由海洋进入长江水系产卵繁殖,形成一年一度长江重要的鲥鱼渔汛。目前已有10多年不见渔汛。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长江将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人工 湖南岳阳砷污染肇事者已刑拘 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探源 保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人工繁 长江处于“亚健康”状态 每年 “长江黄河环保接力棒”项目 江苏设立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 全球首例人工饲养长江江豚出 中国12省市共同呼吁“还长江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