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我们的视野里不能没有朱鹮

保护没有让洋县人受穷,生态旅游让钱袋子鼓起来

Eedu.org.cn 作者:普毛毛 李涛 冯…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16
摘要: 1981年5月23日,在中国秦岭陕西洋县境内的姚家沟传出了震惊世界的好消息,朱鹮找到了。

本报通讯员普毛毛 见习记者李涛 记者冯永强

时而两两一对,卿卿我我,追逐嬉戏;时而独自在池塘边缓缓踱步;时而长啸一声随即张开翅膀翱翔空宇;时而又会成群结队在湖边觅食漫步……记者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华阳保护站,看到一番美丽景象。

见到保护站第一任站长路宝忠教授时,他戴着草帽,正在指挥工作人员安装基地的标志物——木雕朱鹮。今年63岁的路宝忠虽然退休了,但只要单位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不管大事小事,他都会亲自过来帮忙。

工作人员正对受伤的朱鹮进行救助。 肖成摄

 

“闲不住啊,”他笑着说:“跟这些朱鹮一起待了30多年,离不开它们了。”

姚家沟里的“第八户人家”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一些地区。上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猎杀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等的干扰和破坏,朱鹮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到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的野生朱鹮已经灭绝。

为查明朱鹮在中国的生存情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刘荫增和他的科考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调查。历时3年,行程5万多公里,踏遍了16省260多个朱鹮分布点进行寻找。1981年5月23日,在中国秦岭陕西洋县境内的姚家沟传出了震惊世界的好消息,朱鹮找到了。

姚家沟,这个仅住着7户人家,36亩水田的普通小山沟,因为朱鹮,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的一大亮点。

也就在这一年,刚毕业的路宝忠因为有着野生动物管理学的知识背景,直接被抽掉到新组建的朱鹮保护“四人小组”中,跟随刘荫增,开始了对7只朱鹮的昼夜跟踪保护。

同年6月,路宝忠他们的保护小组在姚家沟一间农人遗弃的土屋门上,郑重地挂上了一块牌子“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从此,他们的家就安在了森林深处,成了沟里的“第八户人家”。

“当时被保护的7只野生朱鹮中,有3只幼鸟,4只亲鸟,两个家庭,两处巢地。为保护这4只亲鸟能顺利度过3月~6月的繁殖期,我们在每棵树下搭建观察棚进行24小时监护。”路宝忠回忆说。

“为保护朱鹮幼崽,我们发明了很多对付天敌的办法。怕蛇类伤害巢中的朱鹮幼崽,我们把刀片套在树干上,形成刀片阵、挂伞形防蛇罩;为了防黄鼠狼,我们用塑料薄膜将树干包裹起来,还涂上黄油。为防止幼鸟掉巢摔伤,还在每个巢下悬挂了尼龙网。”路宝忠谈起当年保护朱鹮的过程。

在姚家沟的3年时间里,路宝忠和工作组的成员们细心观察朱鹮的吃住,记录下朱鹮的点点滴滴。哪里有朱鹮的掠影,哪里就是他们工作的营地。为了追踪朱鹮的活动轨迹,一天走百里山路对工作组成员来说是家常便饭。

一只新生命的降临

“快看,快看,开始啄壳了……破了,破了……看见小嘴了,出来了,出来了……”说起1993年第一次人工孵化的情景,路宝忠依然很激动。他说,当时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查时,捡到一只没有孵化的朱鹮蛋,看着这个蛋,他们提出了大胆的尝试——进行人工孵化。怀着异常忐忑的心情,坚守60多个日夜,朱鹮幼崽终于破壳而出,在看到小家伙的那一瞬间,所有在场工作人员都兴奋地掉下眼泪。

正在田野间休憩的朱鹮。

 

从1981年到1993年,朱鹮的增长数量一直十分缓慢,这让成天穿梭于大山森林间的路宝忠对于是否坚持朱鹮保护工作一度有过动摇,而这只新生命的到来彻底坚定了他的信念。

路宝忠告诉记者,从工作到现在,他们的工作人员每天心里想着朱鹮,眼睛盯着朱鹮,夜里梦着朱鹮。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酷暑严寒,他们始终守护在朱鹮身旁,担忧着,忙碌着。朱鹮不下蛋,他们着急;小雏不出壳,他们也着急;小雏有危险,他们更着急;朱鹮有病没食欲,他们也没心思吃饭。

1994年开始,路宝忠他们开始尝试对朱鹮进行人工饲养和人工繁殖。“当第一只人工饲养的朱鹮破壳而出的时候,工作人员围着这只可爱的眼睛还没睁开的小家伙,兴奋地忙碌起来:为小家伙剪掉脐带、消毒、称重。做好标记编号后放入早已消毒并铺有毛巾的小盆内,双手捧着放入孵化箱,赶紧准备食物……激动的心情无与伦比”。说起这次人工孵化,路宝忠非常自豪,也正是因为这次孵化,让他们取得了饲养孵化技术上的新突破,攻克了国内外人工繁殖朱鹮不成功的历史难关。

为使人工饲养的朱鹮恢复自然习性,回归大自然,从1999年开始,路宝忠他们开始研究让朱鹮自然育雏;2004年开始,对朱鹮人工种群进行长期的野化训练,并在当年首次驯化放飞朱鹮12只。同时,先后对野外出飞的所有朱鹮雏鸟进行环志标识,以便跟踪监护。

“能作为代表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台上领奖,这是我一生中最高的荣誉。”2007年,路宝忠所主管的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项目——“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从洋县成立朱鹮保护观察站开始,为保护朱鹮,国家先后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繁育基地,开展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工作。路宝忠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先后攻克了饲料配置、人工孵化、人工育雏、野外放飞等技术难关,培育出了子7代朱鹮个体。

如今,朱鹮已由当年的7只极危物种发展到2000多只,活动范围也已由姚家沟飞越秦岭,向北繁衍,分布范围达1.4万多平方公里。

朱鹮选择了洋县,洋县也保护了朱鹮

“朱鹮的故乡欢迎你,这里的空气真新鲜,朱鹮的故乡欢迎你,这里的阳光真灿烂……”走在洋县的大街小巷,到处能听到这首《朱鹮的故乡欢迎你》,优美的旋律透放出洋县人民自豪的生态理念。

“常有人问我,洋县为什么是珍稀朱鹮最后的栖息地,在我看来,这既是朱鹮选择了洋县,也是洋县保护了朱鹮”。路宝忠说,为了保护野生朱鹮的生存环境,1981年5月27日,在朱鹮发现的第4天,洋县政府就发布了“关于认真保护世界珍禽朱鹮的紧急通知”,实行“四禁”措施,即在保护区内严禁使用化肥和农药,禁止狩猎、开矿办厂等,同时加大保护朱鹮的宣传力度。

既要保护朱鹮,又要发展经济,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面前,洋县一度陷入困境,因不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和地方财政减收,以及为保护朱鹮支出的资金每年损失达2000余万元。

“尽管出现过经济困难,但在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上,不管是我们保护区还是当地政府,从来没有动摇过。”路宝忠讲道。

为保护朱鹮赖以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对在朱鹮保护中做出贡献的乡镇村组以及重点农户采取一定的扶持措施,先后投放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当地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兴修小水电,维护村间道路,资助办学等项目,帮助地方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民在保护朱鹮方面的损失得到相应的补偿。

“正是因为这里的人们重视保护朱鹮,爱护环境,极大地保护了朱鹮的生存环境,使之不断繁衍,生命一代一代得到延续。”路宝忠颇有感慨地说。

洋县依托保护朱鹮30多年的成果,逐步积累起的“绿色存量”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量”。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洋县生产出许多优质农产品,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近来靠种植有机作物的农民一亩地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县人民同样真诚地感谢朱鹮。朱鹮的名鸟效应为这里赢得了最大的生态价值,可谓两全其美。”路宝忠说。

如今在洋县,保护朱鹮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为了朱鹮的生存,营巢地的父老乡亲至今保持着原始耕作方式,不开垦荒地,不用化肥农药,不砍伐树木,红白喜事、逢年过节不燃放鞭炮,甚至把狗拴起来,把牛铃摘下,不在门前晾晒大红大绿的衣服,唯恐惊吓了朱鹮。

每到春耕季节,洋县的田地间,经常能看到耕者在前边赶牛犁田,几只朱鹮在后面蹦跳觅食,和谐相处,悠然自乐。

“我们的视野里不能没有朱鹮”,这既是路宝忠这位朱鹮保护工作者的心声,也是洋县父老乡亲永远不变的胸怀和心愿。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