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夏水权转换中衬砌的干渠 新华社发 |
在发展冲动与水资源瓶颈间找到平衡
没有西北的小康,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新时期各地加快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可是,如何在发展的冲动与水资源短缺瓶颈之间寻求平衡,的确是摆在西北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高新才认为,目前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产业配置与水资源严重错位,从而加剧了各地水资源短缺矛盾。 兰州大学副校长杨恕直接指出,在西北上马高耗水项目是逆天而动,应该坚决说“不”。
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要从国家层面采取措施,激励约束双管齐下,使西北地区自觉走上顺天而动、科学发展的路子。干旱和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约束和导向性条件,在干旱和水资源短缺这样一个无法根本更改的客观环境中,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统筹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这样一个特定环境资源条件有机结合起来。今后西北地区必须“量水而行”调整思路,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谋求发展建设新路子。
专家们建议,从产业导向层面支持西北地区发展新型产业。国家在今后的产业布局中,应充分考虑西北地区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优先将旅游、文化创意、信息、风能和太阳能等低耗水的新型产业布局在西北。一些专家特别提醒,今后国家在规划西北水利工程时,应注意三个“慎上”:以兴建灌区开发土地为目标的工程慎上,用水成本过高的工程慎上,未经多方充分论证的工程慎上。(贺占军、陈俊、姜雪城)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