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环保民间组织如何与媒体开展合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博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9 1:25:1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张可佳:NGO和媒体共同承担社会责任

  主持人(女):接下来我们有请来自中国青年报,同时也是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绿岛的负责人张可佳老师谈谈您的记者沙龙好吗?

  张可佳:我准备了这样一个话题,我有一个想法,跟很多人做过接触,我是做环境记者,也做编辑,很多人找我们,就是反映他们的工作情况,反映他们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希望媒体能够关注,并且有所报道。可是很多的时候,很多的信息不能够提供到报纸上,这就有一个障碍,大家有一些困惑,觉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媒体不关心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吗?这个就要搞清楚。我觉得这里面存在一个需要沟通的问题。就是NGO和媒体都共同承担一个社会责任,就是对中国环境事业的发展和现状的关注。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媒体有各种媒体,有全国性的媒体,像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等这一类的报纸,还有地方媒体,还有期刊,或者是专业行业领域里的媒体。大家的责任和分工不同,就像NGO一样,有一些是国际研究,在世界各地做共同的事情,也有地方的小的NGO,在座的有来自各个城市各个乡村的,因为职能不同,你们关注的问题,哪些能够成为新闻这是媒体才能报道的事情,现在媒体,笼统的讲不是做NGO好人好事的载体,是关注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渠道。所以大家要想到自己这个事情是不是有新闻价值,然后我们要做这个报道,我们是考虑它的新闻价值的。对于同一类的新闻,同一个平面的发生在不同地方,就可能成为新闻,有些事情就不会再做报道了。

  张可佳:我们还有一个要跟大家解释一下,NGO我们关注的并不是NGO在做什么,或者NGO表现得如何,而是NGO的事件对于中国的发展影响,我们关注事情的本身。以后大家如果跟媒体记者在联系的时候,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侧重。

  张可佳:还有一点,其实有很多人在开展做这种事情,把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调研,然后做一些研讨,并且更多的依靠专家,听专家的意见,这样可以使你关注的问题,能够按照你的期望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而不是停留在把问题提出来和暴露出来,仅仅是批评和指责,而是着重在问题的解决,这样对于媒体来说,它的报道也会比较深入,或者是更加有兴趣来关注。包括现在比如说桉树种植这个问题,在云南是不是毁林等等这些问题,一开始绿色和平提出这个问题,但是两年以来对这个问题不断深入,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大家都要做很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听取很多方面的专家意见,包括国家政府部门有关政策导向问题等等,要做深入探讨,这个探讨基础上,可能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公众对于问题的认识会有帮助的。举这么一个例子,希望大家不停留在表面,而更多的研究问题的实质,和怎么对中国产生更有积极的影响力的角度。

  张可佳:记者沙龙的事情,就是我们和绿家园和中国青年报绿岛一起合作,在北京有一个记者沙龙,每个月有一次活动,请专家做讲座,每次一个主题或者两个主题,这个坚持了六年,好多人都会说,我们好像很不容易,其实也没有多难,因为大家共同对这个事情非常有兴趣,而每次选的主题都是新闻媒体普遍感兴趣的一些东西,所以都是很新的很重要的东西,所以自然的就坚持下来了。也希望其他的城市别的NGO们大家类似的活动多组织一些,这个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升媒体和NGO对于环境相关问题的认识和了解,能够把自己的水准更加向专家靠拢,更加的像周先生说的与时俱进,保持这样的状态,其实很受欢迎的,使我们工作更加有成果。

  主持人(女):其实记者沙龙我也参加过几次,很多NGO的朋友经常说媒体记者对我们的报道稍有偏颇,或者不了解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也希望媒体的朋友或者NGO的朋友有机会都去参加这个记者沙龙。接下来我们请到的是光明日报的冯永峰老师,冯永峰老师其实是真正走进NGO的人,他还有一本非常好的环保作品《拯救云南》接下来有请冯永峰老师。

冯永峰:NGO把我培养成环保记者

  冯永峰:谢谢大家!我从2003年开始,实际上是NGO把我培养成环保记者的。此前,我工作几年中,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地方瞎混,就是因为2003年北京地球村可持续能源俱乐部把我一个非常偶然的电子邮件,让我成为了他们的一个成员,让我从这么几年的工作中,跟它结合比较好。从个人来讲,因为有观察的活动,让我走进了观察自然的领域,后来我发现作为一个人也好,还是作为一个记者也好,如果你去讨论很多问题,你是很虚幻的。

  冯永峰:以前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能写东西的,后来我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很多很空虚很无聊。这两年给了我很有效的着力点,不管是人生着力点,还是笔下文字的着力点,我觉得自己的东西多收多少会有所改变,虽然我像在座的很多人一样,环保在全球,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也好,都是一个最危急最需要人们去关注的领域,我想有足够的知识和热情两方面加在一起,使我们的文字和行动变成有利的保证。

  冯永峰:刚刚大家谈到媒体协作,我想各地的NGO和各个城市的NGO,如果有像《自然之友》、《地球村》、《记者沙龙》如果迅速团结自己身边的媒体,这样才能共同做大,大家团结在一起,我想这是一个能够比较快速的培养出更大的舆论环保的氛围,因为中国历史几千年来,讨论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我们的历史,智慧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考虑比较多,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红楼梦》讨论是围墙之内的一群人如何算计对方,古典文学所有巨著都是这个特点,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智慧对中国没有太多意义,更多意义是要怎么去改善我们的自然,改善我们去破坏自然和这方面的才能。因为我们过去的才能,破坏这种才能太强烈了,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在通过大家去认识自己身边的问题,就要反思自己的方法,最后探讨可持续的对自然友好的发展智慧,这个前提是需要NGO启动的,因为我们的政府、学校,包括很多掌握的知识和力量的地方,它们表现在对自然界方面是非常冷漠非常无耻的甚至说。

  冯永峰:所以我们的NGO实际上非常先锋的,如果没有NGO这么多年给我的支持教育,我根本就不能做今天的很多事情,我做的事情很简单,但是没有NGO对我的引导,我觉得可能进入不了这个领域。我觉得中国NGO没有太多的问题,大家都是在努力的拼搏中的人,努力工作中的人,这是最优秀的群体,我经常在文章中写,从事环保的人是我见过的最善良的人,此前我在文学领域我觉得文学领域的人甚至不如环保人的善良,因为他们感觉到自然界的切肤之痛。实际上环保保护自然界,但是中国的很多人谈环保的时候,谈的是保护我们的人。有一条河流污染了,我们是说周围的居民受到伤害,实际上受到伤害是河流的生态和河流的生命。所以我们的媒体如果我们NGO和媒体肯定是在中国是结合的最好的一个领域。大家都有一种非常志愿者的一个情结在里面,我想NGO和媒体方面的合作,只会越做越好,我希望有更多的媒体和NGO出现。

陈志君:以NGO的立场和价值去挖掘事件

  孟波:谢谢!他的声音非常有力量。我觉得就像我们的NGO一样,非常有力量,给了我们比较大的力量和希望。下面有请我们广东民间杂志的陈志君先生讲一下他的杂志,他的杂志定位为人文思想社区方面的杂志。

  陈志君:大家好!今天带来的是民间杂志,可能民间杂志跟上述的几位刊物比起来,还不算那么著名,为人所公知,所以我带了一个活版上来,让大家看一下,这个是我们的民间杂志。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了一些关于大众媒体在它的工作里面,可能跟NGO的工作会有一些并不能够完全配合的一些东西,也分析了一些原因。包括可能大众媒体它有自己的社会视野,报道一件事情要求全面的反映各个方面,要求能够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剖析,有一个深度的挖掘。

  陈志君: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需要去追求一定的新闻性,有故事性,有冲突的一些情节,这可能是以大众媒体运行的比较优秀的媒体的一些追求或者说一些守则。但是有些时候,它并不是跟我们的NGO的行动能够很好配合,几位老师也提到了,会有一些并不是主动发生的一些矛盾。在这个情况下,可能NGO可能需要的是一些独立的媒体或者一些其他的途径去表达NGO的议题或者事件。民间杂志我们是做了这样一个尝试。这是一本以NGO的立场和价值去挖掘事件的一款刊物,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报内蒙草原污染的时候,我记得中国社会导刊他们做了对事件的全面分析,民间也有对草原污染的一个报道,但是它着重点是在于陈继群老师是怎样参与保卫草原行动,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所遭遇的挫折,他们在思考,他们在坚持。

  陈志君:另外在淮河污染方面,有很多媒体对淮河污染做了非常全面的报道。民间也做了一个关于保卫母亲河这样的专题。但是它的焦点是在于淮河领域生活的各种不同的人,他们是怎么样子行动起来来保卫自己的母亲河。有一系列这样的故事发生。

  陈志君:另外现在非常有名的阿拉善生态协会,也有很多的相关报道,民间主要报道是战略型企业家,单个是龙,聚集起来是不是虫,民间更关注以企业的文化来融入NGO的文化,使得阿拉善组织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组织,所以民间组织它的视觉是关注行动和关注行动者的一个东西。为什么我们要办这样的一个刊物呢?其实在民间杂志上的主办方式是广东大学,是支持草根机构的发展,从而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我们需要NGO,需要更多人从事这个行动,NGO需要有更强的行动力。我们经常的朋友里面发现,我们经常会感到孤独。不知道有其他人做事情。也不知道有很多的方法达到我们目标,可以为我们身边的不公正做一些工作。民间可能就是提供了这样的渠道。我们通过自己非常丰富的民间组织网络,来搜集这样的行动和行动者的信息。然后通过报道展现给其他的有社会关怀的,或者已经开始行动的人,使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原来是有更多的人是正在从事着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为了使我们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公正的事业里面来。这样的话,应该给予更多的人支持和力量。

  陈志君:我们是相当注重深入社区,我们不仅是做这样访谈式的东西,而是更多的共同生活共同体验,有人说民间是一本带着体温和心跳的杂志,可能是某一种诗意的说法,但是的确反映了我们想体会的是行动者在行动里面的艰辛,在行动里面的反思、困惑,以及行动里面的支持。我们觉得这样的信息对于其他的行动者是更加有意义的。

  陈志君:有些时候,有一些细节,可能它并不具有什么新闻性,但是它的确是行动里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些行动的手段,民间会用浓墨描述出来,这个可能是民间杂志和大众媒体发挥的不同的社会职能,以及在NGO里产生的不同作用。

  陈志君:另一方面,民间这样一本内部通讯它的发挥另外一个作用,能够给NGO行动者,或者还没有NGO但是想行动的人提供更广阔视野和一些知识。包括我们会有一个专栏是《世界公共生活》,以及《先行者足迹》我们会通过早几十年代还有在外国的朋友,他们是怎么样去参与这个改造社会的这样一个行动里面来给予我们一个行动的借鉴。另外我们也有公民课堂,能够通俗的来讲述公民生活的基本知识。我们有一些行动的提供者,给我们提供行动的小的工具,包括我们有劳工组织的一些朋友,提供的劳工维权的一些小知识,等等一些这样的东西。民间这部内部刊物,可能承载的不只是报道和反应时间的传统的媒体职能,更多的是行动者互相支持的一个刊物。在民间办刊的两年里,与民间进行交流的行动者的人数已经翻一番,民间它的口号是“行动改变生存”,我们觉得这个是民间这本杂志的灵魂所在,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走进行动的领域,以及推动这样的行动,民间这两年里,确实推动了一部分的行动,很多人看了这样的报道就直接联系这样的人,来说我们要参与这样的行动,或者写信或者其他方式来找到我们编辑部来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继续投入这个行动。所以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互相支持的网络!

  陈志君:民间我想它也成为了一个大众媒体NGO行动的一个桥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士开始为民间来写稿,他们也通过参与媒体的采写工作,来逐渐走进NGO领域,而民间很多的一些新闻事件也成为他们继续挖掘背后事件的一些线索,这可能是大众媒体和NGO行动之间良性互动的一个桥梁。我要讲的大约就是这样,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