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绿色汉江
作者:绿色汉江  文章来源:绿色汉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5 19:18:5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三、把关注农村生态建设,为促进我市三级创建生态农村活动的开展发挥民间环保的优势作为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一)自2003年7月以来,我们先后9次去谷城县五山镇田河、堰河村进行调研、宣传,交了不少农村妇女朋友。2003年12月,我们请来中国社科院等北京专家到五山考察论证后,提出可行建议,该地农民现已实行垃圾分类,生产有机茶,发展生态农业。
  (二)2004年10月,我会又开始对保康县龙坪镇进行生态调研、宣传,并利用自身优势向美国安宅协会为龙坪镇争取到2个赴本溪参加免费培训的名额。

  四、加强与各地环保组织的联络、合作,广交朋友,有力地推进了协会工作的开展
  (一)2002年9月和2003年11月,我会李治和、运建立先后出席了在南京、北京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南非会议的后续“公民环保研讨会”》。
  (二)2002年10月16-18日,《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在北京召开。环境基金执行机构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170多个国家参加会议,江泽民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运建立和常务理事王雷应邀参加大会。会议期间他们结识了许多国内外NGO朋友,获取了100多种参考资料。
  (三)2003年7月下旬,我会负责人参加了上海“绿根力量”举办的“民间组织能力培训”。
  (四)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拥护南水北调,重建襄樊生态”的号召,2003年8月下旬,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倡议并赴京多次做工作,邀请了京津地区11个环保组织的15位环保专家来樊,启动了“情系南水北调,京津襄环保之友手拉手心连心行动”,使京津地区的朋友们了解到我市对中线调水的贡献和重建生态的决心,表示要与我们“同饮一江水,共谋发展路”。
  (五)2003年11月,我会应邀参加了在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民间环境组织合作论坛。
  (六)2004年元月,应韩国“地方议题21全国委员会”之邀,我会运建立前往韩国参加了“韩中日环境教育论坛”,并在论坛上就我会开展环境教育情况作了发言。
  (七)2004年,我会申请加入中国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
  (八)2004年5月10-13日,“自然之友”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先生一行3人应我会之邀专程来樊,在我市停留期间,先后在襄樊学院、市委党校讲学两场,听课的大学生、教师、党政干部达600多人。10日上午,梁先生一行冒雨考察了汉江,11日上午,还与“自然之友”在樊会员和绿色汉江会员30多人进行了座谈。
  (九)2004年7月23-25日,“绿色江河”会长杨欣一行三人来樊。24日下午杨欣在与我会志愿者联欢交流会上介绍了他的环保旅程,使大家受益匪浅。在襄樊期间,他还实地考察了汉江和唐白河入汉江口的水质状况,参观了古隆中和襄阳古城。
  (十)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武汉办事处吴红云在来樊了解我会活动实况返武汉后,于2004年以来,先后三次寄来志愿者T恤衫两箱、环保图片、小册子4箱支援我们。
  (十一)2004年9月26日,由中国科技馆主办,“北京绿十字”等联合承办,中国科协组织北京市25所中小学老师和学生代表来湖北开展“关注生命之水,南水北调互动”活动。参加该活动的35位师生于26日上午到我会,与我们进行了交流。
  (十二)2004年12月24-25日,为向韩国民众介绍“中国环保”,韩国放送(韩国国家电视台)郑宅铢、申星一两位记者与韩国在京留学生吴东建一行3人来樊,在我会的接待、陪同下,游览了古隆中,冒着大雪,先后拍摄了襄阳古城、汉江水、华中制药厂污水治理、钛白粉厂关停实况,并采访了我会“关爱水资源,保护母亲河”的情况。回国后于元月26日向韩国民众播放。
  (十三)2005年4月14日-15日,电视系列记录片——中国(由美国公众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格林纳达电视公司联合制作)摄制组专程来樊,拍摄我会在汉江沿岸农村和学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实况,制片人乔纳森·路易斯先生对此次襄樊之行十分满意,15日临行前特意向我会捐赠2000元人民币。
  (十四)2004年12月,中美国际环境问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我会李治和前往参加。2005年7月11日—13日,由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公益事业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暨“第17届国际公益学者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与会人员有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人士,我会运建立(在香港乐施会资助下)应邀前往参加。
  (十五)几年来,先后有日本环教专家西田真哉、诹访哲郎、德国课业乐老师来樊,为我们送来国外先进环保理念,加强国际间交流。
  (十六)几年来,神农架奇人张金星、江苏“绿色之友”会长陆伟、“自然之友”总干事薛野、地球奖获得者周又红、徐大鹏、叶揽等环保先行者来樊传经送宝。
  (十七)几年来,北京自然之友、地球村、加拿大公民社会项目、绿家园、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地球纵观、重庆绿联会、云南生态网、南京绿色之友、绿石、绿网、社区参与行动,中国发展简报、香港地球之友、绿色北京、绿之行、绿色江河、绿色浙江、陕西妈妈志愿者联合会、天津绿色之友等环保组织无偿为我们提供、邮寄了多种环保宣传资料,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帮助。
  (十八)2005年元月,我会电脑出了故障,北京绿家园召集人汪永晨女士闻悉后,即责成其负责的“中国河网”无偿支援我会电脑1台。
  (十九)2005年元月18日,为坚决支持国家环保总局严格环境执法的重大举措,全国56个民间环保组织联合发出支持信,我会是最早加入到这个支持行列中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