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绿色汉江
作者:绿色汉江  文章来源:绿色汉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5 19:18:5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五、逐步加强协会能力建设
  (一)不断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
协会成立以来,我们除了参加本地培训班学习以外,还多方争取免费赴外地学习的机会,如在中国民促会大力支持下,我会先后9次派志愿者参加民促会的“民间组织培训”,2004年派出3名志愿者参加自然之友在京的环境教育流动教学交流和实地培训。
  (二)协会制定了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办公室值班制度和环保小分队纪律要求。我会财务工作连续几年年审合格。
  (三)一切从零开始,现办公室建有档案67卷,收集有各种环保书籍、资料200多种1000多册及各种教具,制作环境警示教育宣传展板4个大袋78幅,还建有工作日志、周记、大事记、环境教育记载、对外联络登记册等。
  (四)办公条件得到改善,现购置电脑1台、一体机1个、DVD、幻灯机各1台,为协会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打下了基础。
  2005年5月,省民政厅社团管理局罗正国处长来我会检查工作时说:“你们已进入良性循环,不能只在环保NGO中宣传,你们的经验应在全省推广发扬光大。”

  六、协会工作的开展,为会员搭建了环境保护的平台
  协会现有团体会员51个,个人会员124人(不包括团体会员成员)。
  (一)许多团体会员几年来,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如:市商业二幼组织大班小朋友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捡垃圾,发动小朋友画环保画,排练环保节目;米公小学鼓励环保小卫士段泽坤给原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写信“我想和唐白河的鱼儿一起游”;襄城职高组织学生自编自演环保节目,41中成立了空气监测小组,污水处理公司于世界水日与协会一起在广场宣传等。
  (二)2005年4月30日,经努力,米公小学、市33中、太平镇中心学校三个水质监测小组正式成立,当天上午,我会为3个小组的24位成员进行了培训,水质监测项目负责人吴非(市供水总公司水质监测站站长、协会理事)向各小组成员讲解了有关知识,提出了几点要求,三个小组成员争相表示,要按要求做好水质监测,为保护母亲河,献一份力。五月份以来,各小组已按要求每月开展两次水质监测。
  (三)环保志愿者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为保护母亲河无私奉献。自成立以来,协会办公室每天有运建立、李治和、叶福宜3位环保志愿者坚持日常上班,处理日常事务。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常务理事李耀楠、王雷、王世方、张天元、秦康英为协会开展环境教育宣传献计出力,陈道斌为〈绿色汉江〉通讯的编印付出大量心血,年已八十岁的会员叶本纯老先生常主动来协会值班,赵麟华、李鹏霄几次参加绿色希望行动到农村学校宣传,五中退休高级会计师马世珍义务为协会管理账目,钟少莲在协会当全职志愿者半年多,因学校工作需要返校上班后,仍念念不忘协会,经常给我们送来各种登载有环保信息的报刊,李兵、杨顺增、齐麟、杨凤山、孙德声、吴甫燕、张宗强、张秀华、张增云、郝基全、润明义等同志经常抽时间参加协会活动。在我们的会员中,还有一批热心环保、积极参与、身体力行的年青人,他们是来自本市各条战线的王国培、吴非、赵永勤、杨玉林、苏青、王虎、蔡彦燕、陈春林、陈霜、彭鹏、张力、黄云豹、李秀桦、刘培成、刘曙光、刘艳、唐国萍、张建海、焦黎辉、汪寒、赵翔、程晖等。几年来,徒步走汉江、看唐白河,他们洒下辛勤的汗水,近年他们又参加了环保小分队,经常利用节假日去汉水边,到农村调查、宣传,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环保自有后来人,看到了襄樊生态保护的希望。
  (四)积极争取项目,为协会工作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几年来,经过努力,协会争取到有关国际资源组织的理解和支持,先后有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全球绿色资助基金(GGF)、中加合作办公室“公民社会项目”向我会提供了资金援助。
  2004年底,市科技局又批准了我会“开展农村生态建设”调研项目,拨项目款1万元。国内外组织和朋友对我们的帮助将永远载入我会环保史册。

  七、协会的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常言道,有为才能有位。几年来,为保护环境,我们确实是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不仅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对唤醒全民的环保意识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一)2003年6月22日,原市长付明珠同志作出“环保协会是加强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注意充分发挥作用”的批示,阮成发书记也就“南水北调工程一事到北京开展联谊活动,发挥环保协会的作用”的问题作了批示。常务副市长欧阳万坤在全市转变工作作风大会上说:“我们一个机关一年财政拨款几十万元以上,如不好好为群众做实事,还赶不上环保协会无私奉献的几位老同志。”
  (二)2003年,协会被评为襄樊市民间组织先进单位,运建立、李治和被评为民间组织先进工作者。
  (三)2003、2004连续两年,协会获“襄樊环保世纪行”组织奖。
  (四)2004年,协会的“唐白河污染考察调研及治理对策”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2005年,我会的“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汉水流域(襄樊段)开展环境教育项目”获阿拉善SEE生态滋根奖。
  (六)2005年6月,我会被评选为全省首届“十大慈善公益之星”。
  (七)2005年6月29日,“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名单公布,其中中国大陆81名,我会运建立获得提名。
  (八)2005年度“福特汽车环保奖”揭晓,并于11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颁奖。我会荣获《环境教育项目一等奖》。
  (九)几年来,先后有《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中国发展简报》、《中国环境报》、《绿叶杂志》《湖北日报》、《桥梁与纽带》、《今日湖北》、《健康周刊》、《襄樊政协》、《湖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襄樊电视台》、《襄樊电台》、《襄樊日报》、《襄樊晚报》、《襄樊电视报》、《楚天都市报》、《韩国放送》等报导过我们。
  (十)为支持协会进校园宣传。市教育局、环保局以襄教文(2003)82号文下发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由环保协会负责指导,这在全国少见。
  (十一)随着活动的开展,现在主动要求加入环保协会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以加入协会为荣。经常还有群众来举报污染情况,市委办一个主任说:“别看环保协会既无职,又无权,可你们在老百姓心中确有地位,被民众誉为‘环境保护神’”。

  协会的特点:
  (一)充分发挥了联系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没有聘用年轻的专职工作人员,由几名老年志愿者长年坚持日常工作。
  (三)环境保护本土化,主要围绕“关爱水资源,保护母亲河”,开展各种活动,深得人心。
  (四)在会员中选拔优秀的志愿者,组建环保小分队开展活动,更加激励了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
  (五)长年累月坚持环境教育进校园、到社区、下农村,从不间断,对发动“公众参与,创建绿色家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协会本身的活动开展也是公众参与的最好体现。

  回顾几年来,协会为环境保护确实做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绩的取得首先要衷心感谢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重视和支持,感谢各职能部门的鼎力相助。市民政局经常关注我们的活动,几次上门了解指导工作;市环保局多次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的环境教育宣传得到了市教育局、环保局的大力支持;我们徒步考察汉江和唐白河,市环保局、水利局是坚强后盾;我们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拒食野生动物》的万人签名活动,是与市林业局联合举办的;我们办通讯及印制宣传资料,市新闻出版局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市行管局樊城中心也为我们排忧解难;还有许多市直局,也在我会成立时,给予了资助;我们去农村宣传,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的教育局、环保局也大力配合。我们民间NGO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补充,时时刻刻注意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本项目运作过程中,始终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主动与有关部、局联络,争取他们与我们合作,如:开展环境教育进校园,举办培训班,我们都在事前和市教育局、环保局协商,三家一起主办,培训班开学和结业时都请两个局的局长讲话,其它如策划、组织学员、内容、邀请专家、落实经费、教室等具体事务,都由我会承办,十多期培训班办下来,两个局颁发了结业证,反响很大,效果很佳。(见下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