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公益成为一个让人激动的行业 |
“多背一公斤”公益活动创始人 安猪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云信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29 10:52:23 | 【字体:小 大】 |

中国的公益要走出当前的困局,除了强调规范与透明外,更根本的,是要超越眼泪筹款、物资搬运工的初级状态,努力进行跨界创新,把技术、设计、艺术等优秀的产品和创意引入到公益领域,让公益成为一个让人激动的行业。

什么时候,公益组织能有这样一个办公室呢?
@一公斤电子的办公室SkyWorks,在清华大学里面。有天下午,我们过去,到清华东北门时打电话给一公斤电子发起人程宇,他说出来接我们。挂了电话,想干脆我们往里走,说不定能碰上。结果程宇走了另外一条路,我们很容易地就独自摸到了他们的办公室。
SkyWorks办公室很大,和其他几个团队共用,长条形的有点弧度,开放式的空间,随意,甚至有点杂乱,办公桌和地面上堆着各种元器件、半成品和产品原型。我喜欢这样的办公空间,让人觉得很放松,有创意,什么时候公益组织的办公空间也能做出这样一个办公(或者联合办公)的空间就好了。
聊天时,程宇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做的一些有趣的玩意儿。例如一个小小的荧光棒,里面有一串发光元件(你可以想象成一串LED灯),在挥舞它的时候会按程序预先编制好的次序发光,如果你把自己的名字编进去,在夜晚挥舞,那么夜空里就会留下你的名字。
还有一块能够检测人体震动情况的手表。这让我想到,它能作为计步的工具,但程宇则设想它能检测一个人的睡眠情况(如翻身的频率等),并根据数据给出改善睡眠的建议。想到现在普遍存在的白领亚健康状态,显然它是有市场潜力的。
不过程宇想做的,是如何让这些技术能够为更多人所使用。
“技术固然有可能让人发财,但不应只是加大贫富的鸿沟,它也应该能够弥合这条鸿沟。”程宇的这句话让我马上想到了一些用技术服务社会的公益产品。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并且发明人往往是年轻人。
中国的公益要走出当前的困局,除了强调规范与透明外,更根本的,是要超越眼泪筹款、物资搬运工的初级状态,努力进行跨界创新,把技术、设计、艺术等优秀的产品和创意引入到公益领域,让公益成为一个让人激动的行业。
和程宇正聊着,点名时间的发起人何峰也来了。点名时间是个创意筹款平台,你可以把你的创意和资金需求发布到上面,让大家为你的创意捐款。从外国的经验来看,这个网站能做到很大利润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它更多是一群有理想的年轻人一起在做一件有意思、同时也能养活团队的事业。也许是因为这样,大家才能走到一起!
当天晚上一起去吃饭前,在电梯里,大家说到请客时,不知谁说了一句:“这里都是学生、公益、创业的,都是没钱的。”然后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