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苏伟:中国将为NGO参与应…
气候大会:NGO交流分享低…
气候变化领域NGO对话会在…
浅论初创期NGO组织应当具…
安徽推动NGO健康发展
《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和…
萤火虫专家欲建萤火虫保…
环保部:民间自测环境质…
创绿中心总干事卢思骋:…
从“梅普组合”看NGO治理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研究 >> 能力建设 >> 正文
高级搜索
NGO微信传播效果初探:鸡肋还是利器?
作者:张木兰 文章来源:公益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25 14:21:48 | 【字体:



  服务号——多一种选择

  2013年8月5日,微信升级,从4.5版本升级到了5.0版本,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也进行了大幅调整,微信公众账号被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订阅号的申请主体不受限制,服务号的运营主体只能为组织(如企业、媒体、公益组织)。

  事实上,上文探讨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是指订阅号,其功能为向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以内容推送为主,每24小时可发送一条群发消息。而服务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运营主体可根据服务内容申请自定义菜单,各商家多选择服务号,服务号1个月内仅可发送一条群发消息。

  虽然服务号的运营主体主要为企业,但也有公益组织利用该平台进行公益服务。“我们机构的公众号就是服务号,目前粉丝不到一万个。”库峥负责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公众号维护,在他看来,相比订阅号的媒体属性,服务号能提供个性化的公益服务,更适合机构使用。“单个的项目可以用订阅号,来做项目推广。现在大家都一窝蜂做订阅号,不能因为别人家有,自己家就要有,前提是搞清楚自家为什么要有。”

  库峥介绍青基会的服务号目前正在做进一步的开发:“各种功能应该会比现在我们看到的公益机构服务号好用,比如捐赠体验等都会更好。微信的作用不应该只是传播,也应该为机构服务——比如去年我们做了一次送书的活动,各种反馈信息通过微信进行的,这样其实节约了很大一笔(邮寄、打印)成本。”

  据了解,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机构的机构公众号也选择的服务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褚蓥介绍,中国扶贫基金会进一步开发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和界面,采用菜单按键的方式,在菜单界面上,粉丝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扶贫基金会的捐赠入口,包括手机捐赠、天猫店捐赠(链接)等。并且通过手机端,粉丝还可以参考捐赠款的使用情况和资助的项目的开展情况。目前,扶贫基金会的粉丝已经高达十五万人。

  延伸阅读

  原腾讯公益网、绿色频道主编 益美传媒发起人苏苏:微信传播需要找准定位

  《公益时报》:国内的公益组织在传播上面临哪些问题?

  苏苏:(1)不够重视,大多机构都没有传播官的设置,只是兼带着做,不专业,没有花心思,没有列入考核指标,肯定做不好。

  (2)重视了但没有找对方式,或者传播的定位人群有问题,或者传播的方式有问题,例如,有的是面对公众做传播,却选择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

  (3)对一些传播工具的掌握不够到位,例如微博、微信,很多机构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玩。如果自己都没有玩好,不能精准到位地理解其作用,用来作为机构的传播工具时,肯定是有问题的;不管做不做自己的微信或微博,得弄明白为什么做和怎么做,否则,自己付出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收效,反而浪费人力。

  (4)没有学会跟媒体人交朋友,让其变成自己的有效资源;媒体人一般都很忙,不是特别大的事情,一般人是很难进行入驻式跟踪采访的,发篇新闻稿式的传播时代早已过去了。

  (5)老是抱怨没有资源,没有渠道,你自己没有跨界整合资源的能力或精神,谁来给你渠道和资源老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没有效果或效果微弱。

  (6)在被动传播,尤其是危机公关上,很多机构是没有准备的,危机来了打乱仗,及格的机构也寥寥无几。

  《公益时报》:你怎么看待新媒体传播对于公益组织的意义?

  苏苏: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包括自媒体,进入的门槛其实很低,成本相对低廉,而且公益的素材适合在这些新媒体的渠道上进行传播,面对的和想要影响的也都是这些智能手机的使用者。所以,掌握了新媒体的工具,相当于掌握了便捷高效的新式武器,对于机构发展,尤其是倡导类的公益机构,是非常有好处的。

  另外,如果有些公益机构的传播受众是很细分的领域,不是这些新媒体的使用人群,那谈新媒体没有用。

  《公益时报》:在你以往的培训经验中,大家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或技巧?

  苏苏:主要诉求包括如何将枯燥不好玩的内容“翻译”成有趣好玩的语言传播出去;怎么打通资源渠道;如何吸引媒体报道机构及机构的项目;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传播策略;有哪些改进的办法等,每个机构的需求不一样。

  通常还会让我们帮忙推荐合适的新媒体运营官,好用、便宜、能出活,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实际的需求。

  《公益时报》:公益组织对于新媒体的运用,你有哪些建议?

  苏苏:不同机构给的建议不同,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笼统的问题就是:要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重视新媒体,想办法提升。

  《公益时报》:对于大家热衷的微信和微博的比较,你怎么看?

  苏苏:微博是大广场,是开源的,是泛关系链的传播,所以参与者有时候会更多,但是自从有了微信,它的流量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了,很多人不爱玩了。还可用,但是不可完全依赖。怎么说也是一个对外的窗口。尤其是热点事件发生时,很多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发声,会展示不同的效果。

  微信是沟通互动工具,是熟人链间的传播,可信度高,精准到位,但是传播半径有限。有人说,一个微信公众号的粉丝相当于1000个微博粉丝,有些夸张,但是也有一定道理。

  我们正在尝试这给一些企业和机构提供菜单式的新媒体传播服务,如同联通和移动的套餐一样,你根据需求勾选你需要的服务选项,我们给到合理的报价,然后按照套餐提供相对应的专业传播服务。这对于有一些机构是非常合适的,比自己招募一个专职的传播官还好用。这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