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运河古镇走向灭绝边缘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21CN旅游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4
 

  鲁运河:船闸处处话兴衰

  鲁运河是指山东境内北起临清南至台儿庄的一段,又称会通河,全长约480公里,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鲁运河全线开通,这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正式形成。虽然开凿最晚,但由于山东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优越地理位置,元明清三代运河两岸兴起了众多码头商业城镇,拥有运河商业枢纽型城市临清、济宁和中等商业城市聊城东昌府与阳谷张秋镇,平均约二十公里就有一座繁华市镇。我们走过聊城东关、临清、周店、七级、阿城、张秋、州城、南旺、仲家浅、南阳、长沟、袁口、靳口以及鲁桥商业古街和济宁城最后的古园林与运河街巷。几乎每个小镇都有一两处与运河有着直接关系的功能空间,码头、仓库、闸桥、税关、驿站、运河府署,加上幸存的民居会馆,她们无言地诉说着晋派、徽派等南北各异的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彰显了运河古镇的特殊身份。令人遗憾的是完整的历史街区已经不多了。

  如果非要给这些村镇一个评价,那么临清的中州历史街区和济宁的南阳古镇堪称这些古村镇街区的佼佼者。中州历史街区被卫运河、明代小运河和元代会通河环抱围绕,历史空间格局完整,且拥有较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南北特色鲜明的民居:全国惟一的运河钞关、鳌头矶上观音阁、清真古寺群、舍利古塔,晋商冀家大院、徽商汪家大院,无论是社会景观、建筑景观,还是历史功能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微山湖湖面波光粼粼、天水相连,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阳古镇则以其“湖中运河古镇,镇与岛一体、运河穿岛而过、镇河湖交融”的特点,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地理空间环境最有特色的一处古镇。湖畔之滨,风光旑旎的仲家浅村是运河沿岸唯一的儒家圣人故里,仲庙供奉着被封为“仲子”的孔子大弟子子路,仲子后裔居住的仲府、死后葬身的仲林均位于此,清代康熙乾隆二位皇帝、大学士阮元等文人墨客留迹颇多,可谓是京杭大运河与曲阜三孔等儒家圣人故迹两大遗产的交汇之地,古村能比较完整地保留到今天,其历史价值不容低估。

  由于鲁运河海拔高,成为京杭大运河全程之冠,这一段的运河城镇都离不开河闸等各种水利设施,古镇中最显眼的就是码头附近的一处处古水闸遗存。

  山东段是整个大运河海拔最高的一段,而孔孟之乡、水浒故地济宁则是运河的最高点。济宁一段是运河全线的“老大难”,其地势最高,城北的南旺是运河的“屋脊”,通水极难,急需一个既能“过渡”又能引水的水利工程,南旺闸则应运而生。而这项工程的点子来自一位老农。

  明永乐年间,朝廷派工部尚书宋礼主持解决济宁段运河难题。宋礼南下济宁微服私访,在汶上县军屯乡遇到年近半百的老农白英。一番交流过后,原本三缄其口的白英被宋礼的谦逊与诚挚所打动。于是他告诉宋礼,济宁北的汶上东北高西南低,把汶水河接入南旺脊顶,再在南旺南北设闸分水下来。这就是在水利史上赫赫有名的“借水行舟”计划。

  宋礼如获至宝,马上在汶上与东平交界的戴村筑坝,在水口处建好工事,控制南北分水量,又在周围挖泉300眼补充运河水源,创造性地征服了南旺水脊。

  虽然今天的济宁已经找不到一点南旺闸口的历史痕迹了。但是规模颇大的周店古船闸、七级上下闸,张秋上下闸和古闸桥、临清二闸、仲浅闸、靳口闸依然伴随在运河城镇近旁。这些闸口经过多年的精心经营,不仅具有水利功能,也通常成为一处处被人们称道的自然胜景。越河三闸,俗称玉带三桥,昔日越河两岸行栈店铺林立,各地商贾云集,“看与被看”的默契是生活的绝好表现,她促进了古镇积极地成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