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王威    文章来源:改革与战略    点击数:1588    更新时间:2010/7/5

  摘 要:文章先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水资源保护既有一般流域资源保护的特点,也有自身流域水资源不合理使用的特点,在水资源使用和保护方面目前只重视区域保护而忽视了流域保护;第三,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保护法律现状,指出问题并阐述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第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提出了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可以设置统一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创建完善的流域水资源保护体系;最后,文章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应该和相毗邻的海域水环境保护相结合,以便保护一个完整的水资源循环生态系统。

  关键词: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立法,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

  2004年6月1—3日,为期3天的首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坛与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在这次会议上,“9+2”政府领导共同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确立了合作宗旨、原则、领域及合作机制,尤其在合作领域方面,范围很广,涉及了能源、交通、信息、农业、高科技、资源保护等领域。笔者认为,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内,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尤其重要。在泛珠三角区域内,既有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又和港澳隔海相望,水资源相当丰富。因为内河流域水环境会影响海域环境,为了维护整个水环境生态洁净,笔者认为,在泛珠三角区域内各行政区域应该利用各自优势在流域水资源保护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一、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特点

  水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是一切生产活动都不能离开的重要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不仅与森林、草原、生物、土壤等资源息息相关,而且是一定区域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基础要素。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有着自身特点,除了作为一种流域资源共有的特点,比如,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既是一种环境资源,又是一种经济资源,具有生态系统完整性、跨行政区域性和使用的多元性特征等之外,还具有与其它流域资源差异之处。泛珠三角区域本身是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区域,既有我国比较发达的沿海省份,也有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在水资源的利用保护方面存在区域性抢夺水资源不平衡现象。在每年的枯水期,珠江入海口处因为长期排放污染物形成了各处潮汐时间不同导致海水无法按同一时间规律进行涨潮和落潮,而其独有的漏斗状入海口又导致含有大量陆域排放污染物的海水无法和外海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了珠江入海口处的海水自净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环境。这时,广东省往往要求上游省区放水,形成一定的流量进行冲刷,使入海口处的海水能够和外海进行循环。这就产生了在枯水期,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资源的公平合理使用问题。而无论是对流域水资源的何种使用都涉及到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问题。一方面,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被行政区划分割为不同的管辖范围,由不同的主体分别行使管理权;另一方面,泛珠三角区域生态系统并不因为行政区划而改变其发展规律。因为水资源的多重经济价值,就造成地方、部门、个体的利益考虑远远大于整个区域水资源保护的考虑,最终导致流域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淮河流域严重污染的原因正是如此,我国水资源保护立法只注重规范市场主体而忽视政府机关,管理体制的设置只重视区域机构而忽视流域机构的弊端暴露无遗。因此,在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的构建中,必须从流域管理的特征出发,建立专门的符合流域水资源保护要求的机构,站在全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高度,摒弃地方观念和部门利益,统一管理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只有设置这样的专门机构并由中央特别授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分权与平衡机制,确立协调原则和程序,才能真正解决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对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保护关键就是国家及其行动。只有国家才有强有力的手段进行水资源保护,其中手段之一就是法律武器。因此,制定法律并实施法律对于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完全必要的,法律在这一领域中的作用也是得到了充分认可的。在我国,国家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是写进宪法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宪法为基础,国家也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基本上实现了水资源保护活动的有法可依。但这些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流域水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突出。我国现行的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律主要有四部,它们是《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水土保持法》。从表面上看,这四部法律对我国的水资源保护问题已作出了全面的规定,但实际上在立法理论与实践中,这四部法律本身及其相互之间都存在着问题。其主要问题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1.四部法律的关系不清。上述四部法律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从理论与实践上看,水的管理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显然都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在立法上也应有不同的法律效力等级,才有利于对不同的行为形成规范体系。目前这种立法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需要。

  2.四部法律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四部法律都对管理体制作出了规定,确立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但四部法律实际上是由两个主管部门分别起草然后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立法时缺乏综合平衡,立法时间有先有后,也缺乏通盘考虑,污染防治法早于水法,水法又早于环境保护法,不可能使得几部法律很好地协调。各个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特别是缺乏程序性规定,致使一些法律制度的适用范围不明、具体实施时困难重重。

  3.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不明。由于我国目前各部门的职权都是由各部门自己先制定方案,后报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难免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从而忽视整体利益,而各部门的权力竞争又造成对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损害。这种现象在流域水资源保护中十分典型:污染管理者、资源开发者、排污者相脱节,管理者只收费不治理、资源开发者既要开发又要治理、排污者只交费什么都不管。其结果只能是流域水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

  4.一些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和职权不定。在四部法律中,关于流域水环境保护仅有《水污染防治法》有所规定,但其规定却是相互矛盾的。该法第四条规定:“……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而根据我国目前的机构设置,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设水资源保护机构,根本没有什么水源保护机构;然而从《水污染防治法》关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其它规定来看,显然流域水污染防治就是水资源保护机构的职责。由于水资源保护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职责不明,当然无法发挥对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作用,致使流域水资源保护举步维艰。

  正是由于以上四个方面问题的严重存在,才造成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的混乱,以致于淮河流域出现严重的水污染时,现行制度无法发挥作用的现象。为理顺淮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不得已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中临时设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小组,授予该小组以行政权,行使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行政管理职能。如果每一流域都要等到象淮河流域一样丁再来设置临时机构,那么,无论是《环境保护法》也好,《水法》也好,还是《水污染防治法》也好,都不过是一纸空文。因此,必须认真吸取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教训,通过立法和修订现行法律,理顺各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各项制度能在流域水资源保护中发挥作用,保证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还需特别指出的是,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流域特性是不可忽视的,即使在对现行法律作出修订使之能适应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要求后,根据流域特点制定专门性立法也是必须的。每一个流域地理位置不同、流域范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不同、径流量不同、所担负的社会功能不同等等。诸多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各流域资源保护重点的区别,如淮河流域以防治已经出现的严重水污染为主,黄河流域以水土保持为重点,松辽流域预防与治理并重,泛珠三角区域要以预防为主。即使是每一流域都共同负有防治水污染的责任,由于每一流域的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污染源与污染物的数量种类成分等不同,对每一流域所设置的保护制度也应该是有差别的。尤其是对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保护立法属于预防性立法,它要更关注或注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法律调整,更大程度上保护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国务院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一些原则和制度可以在全国适用,但却不具有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保护的特征针对性。因此,从对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有效保护的角度出发,当然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制度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护体制。

  三、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法律保护的措施

  在关于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法律保护的研究中,首先,我们看到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它具有显著的双重属性: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既是一种环境资源,具有公共资源的一般属性,即供应的联合性、有限性和使用的分散性;又是一种经济资源,具有以泛珠三角区域为载体的特殊性,即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管辖的跨行政区域性和开发利用方式的多元性。其次,我们也看到了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以及由此而显现出的泛珠三角区域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替代性。但是,目前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现状令人堪忧,已经出现的质量性缺水、区域性污染呈上升趋势等问题,以及目前才初露端倪将来可能出现的因不合理开发利用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而严重影响整个流域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使我们认识到及早进行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门立法的必要性。淮河流域严重污染状况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教训时刻在告诫我们,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必须切实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如果等到泛珠三角流域变成了又一个淮河流域,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不堪设想。因此,制定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的专门法律是必要的。笔者根据一些研究成果和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保护的实践,对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作出如下基本设想。

  1.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的基本结构。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可由六大部分构成。(1)总则。规定泛珠三角区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立法依据、基本概念、基本对策或原则、适用范围等。(2)监督管理。规定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及其权限、机构间沟通协调原则和程序以及适用于整个流域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3)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具体规定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行为及其开发利用者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权利义务,规定各项保护制度,尤其是要平衡区域内各省公平合理利用水资源。(4)流域水污染防治。具体规定各种向泛珠三角区域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规定排放水污染物的管理程序和具体制度。(5)法律责任。具体规定各种违反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的行为及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6)附则。规定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的生效、解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等。

  2.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职权。在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框架下成立独立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要承担起统一管理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保护的责任。其职权范围应包括九个方面。(1)规划计划权。具体为负责制定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的规划和计划、总量控制计划、污染防治计划、供水计划等。(2)监督检查权。具体为监督检查流域规划和各项计划的实施和流域内各行政区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检查重点工程对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检查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3)获取信息权。具体为流域内各行政区对所辖江段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汇报,要求各地区进行排污申报,指定重点工程、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定期汇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个别部门和单位进行临时汇报等。(4)监测权。具体负责泛珠三角流域的水文、水质监测及省(市、区)界水质变化情况监测。(5)建议权。建议流域内各行政区决定限期治理、综合开发利用和综合整治等。(6)许可权。包括取水许可、沿江设置排污口许可、污染物排放许可等。(7)纠纷处理权。包括对跨行政区的水污染纠纷、用水纠纷等的处理权。(8)行政强制权。对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造成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直接的和间接的强制措施的权力。(9)行政处罚权。对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造成损害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行政处罚的权力。

  3.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的制度体系。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应是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各项制度间也应具有逻辑的联系,根据对泛珠三角区域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整体构想,其制度体系与结构紧密联系,主要制度应有以下四个方面。(1)关于全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制度。具体包括规划计划制度、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水资源保护基金制度、总量控制制度、现场检查制度和奖励制度。(2)关于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制度。具体包括开发利用许可证制度、供水分配制度、生态补偿费制度、水利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岸边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制度、航道利用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渔业资源开发的保护制度、水土保持制度。(3)关于全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具体包括污染防治许可证制度、排污申报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重大水污染事故申报与应急措施制度、船舶污染源控制制度、陆源污染的控制制度、开发利用项目污染的控制制度。(4)关于法律责任的制度。具体包括行政法律责任制度、民事法律责任制度、刑事法律责任制度。

  四、总结

  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主要从陆地水域的角度进行了探讨。鉴于该区域和我国目前准备建设成为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毗邻和重合,而且,区域内相当部分水系,比如珠江水系,就直接流入北部湾海域。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带来北部湾海域环境污染的风险,实际上,北部湾海域的污染已经在初步显现。如果泛珠三角区域内的流域污染再经过水系排入到北部湾海域中,将会更加重北部湾海域的污染。而整个环境生态系统是循环的,海域的污染又会通过生物链、降水等途径污染到其他区域,最终,会导致环境生态系统的崩溃。笔者在另外一篇关于北部湾海域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的文章当中,也提出了北部湾海域省区的立法机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的情况下,可统一制定出台具体的、不与上位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相抵触的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由此,笔者认为,在泛珠三角区域内,有了保护流域特性陆地水资源的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和保护海域资源的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再加上泛珠三角区域内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和相关海域环境保护部门的通力合作,那么将会共同防范水域污染,保护泛珠三角区域的水资源。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