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60年持续治淮成绩斐然 累计效益5800亿元

作者:陈刚 孙彬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148    更新时间:2010/10/23

    新华网南京10月23日电(记者陈刚、孙彬)从“十年就有九年荒”,到旱涝保收“米粮仓”,经过60年的努力,江苏省在境内的淮河流域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挡潮、除涝、灌溉、调水工程体系,在控制水患、水资源保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步跨越,见证着新中国60年的治淮伟业。

    江苏省水利厅的最新统计显示,江苏治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035亿元,开挖土石方79亿立方米,建成4630公里流域性骨干堤防,修建各类水库402座,建设282座大中型水闸、166座大中型灌排泵站。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说,通过治淮,江苏省累计免灾及兴利效益约5800亿元,增产粮食2.85亿吨、棉花520万吨、油料440万吨,为保障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治淮以来,江苏省先后建设了新沂河、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兴建了三河闸、加固了淮河入江水道、里运河大堤等一大批治淮骨干工程。依托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先后战胜了22个洪涝灾害年、16个干旱灾害年、22个旱涝交错年,实现减免灾效益达1623亿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表示,目前,江苏境内淮河流域已形成由洪泽湖调蓄淮河洪水,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灌溉总渠分排洪水入江入海的防洪工程体系。淮河下游的泄洪能力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8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8270立方米每秒,流域性主要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曾经洪水到处泛滥成灾的淮河终于得以归槽东流入江海。

    江苏还始终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治淮由除害为主逐步转向除害兴利并重,建成了跨流域调度的水资源工程体系。江苏省先后建成了淮水北调、江水北调和江水东引工程。“江水北调”工程以江都水利枢纽为龙头,以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为输水干线,通过9个梯级、16座大中型抽水站逐级翻水北送。这三大调水工程体系实现了长江与淮河、沂沭泗水系的互联互通、互调互济,大大提升了淮北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仅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累计就达700亿元。

    在江苏淮河流域,通过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农业生产大为改观。60年来,江苏淮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14平方公里,建成旱涝保收田32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28万亩。大规模、高强度、持续推进的水利建设,为淮河下游“旱改水”、里下河地区“沤改旱”耕作制度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基础保障,这一地区如今成了江苏最重要的米粮仓。

    黄莉新表示,随着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统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制定了沿海地区水利专项规划。新一轮治淮已经全面启动,江苏省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淮河流域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能力,为建设淮河流域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