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雨”难解洪湖生态之忧

作者:黄艳 孙寅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250    更新时间:2011/6/15

  新华网武汉6月15日电(记者黄艳、孙寅)近日,江汉平原的一场“及时雨”让遭遇史上罕见干旱的洪湖基本摆脱了旱情的困扰。然而,大旱给洪湖留下的生态问题依然严重。挽回洪湖的生态损失,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强而有力的措施。

  目前,洪湖旱情已基本平复。据洪湖湿地管理局的数据,14日,洪湖水位已达23.64米,水域面积基本恢复到旱前水平,滩涂因降雨大幅减少,平均湖深为0.5米,但仍低于正常水平的1.35米。

  洪湖湿地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曾晓东表示,尽管灾情好转,但此次旱灾对洪湖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超过了此前2004年的旱灾。截至目前,旱灾已造成洪湖鱼类损失90%以上,暂时难以弥补。

  水位上升为恢复生态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但并不能解决眼前的生态问题。在提前采取了保水措施的保护区内,由于生态保护较好,已经可以看到开始繁衍的夏候鸟。但在非保护区的湖区内,夏候鸟赖以生存的水生植物大面积死亡,只余很少的夏候鸟仍栖息在此。因旱死亡的大量水草也无法及时恢复。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湿地研究专家刘贵华则表示,尽管引长江来水灌湖给洪湖补给了一定的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但由于这次降雨来得较急,洪湖水位上升较快,一些水生植物并不能就此成功繁殖。此外,一旦出现外洪内涝,还可能对洪湖的生态产生更大的影响。

  洪湖地处长江中游江汉湖群,是中国第七大内陆淡水湖,正常年份的水面约400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内陆淡水湖,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最重要的238个生态区之一,被誉为“中南之肾”。

  此次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使洪湖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鱼虾蟹等大量死亡,被称为“水下草原”的各类水生植物也干枯而死。有专家分析认为,洪湖的生态要恢复至旱灾之前的状况,大概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