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有望成海洋经济排头兵

作者:林春霞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1093    更新时间:2011/9/23

  多部委频频调研海水淡化可行性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国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日前还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要由“十一五”时期的54.5%上升到60%;海洋开发技术自主化实现大发展,专利授权增长35%以上。

  从7月25日开始,水利部组织相关课题组赴天津、大连、青岛、浙江、厦门以及唐山等六大沿海省市展开了为期一月的调研。此次调研是我国有史以来关于海水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调研。

  据了解,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参与制定的《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完成多轮征求意见,并上报有关部门,年内有望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发改委还将配套出台《“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

  部分城市将海水淡化纳入战略储备计划

  专家预测,随着多个部委相关文件和纲要的密集出台,海水淡化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能力约为60万吨/天。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万至200万吨/日,而根据沿海16省市制定的海水淡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250万至300万吨/日左右,预计投资规模在200亿元左右。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周民良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海水淡化处理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现在水资源的市场价值逐渐显现。海水淡化处理并跨区域输送,对缓解局部地区的供水矛盾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向海洋要淡水’正成为不少地区的战略选择,也是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舟山六横岛作为浙江省最缺水地区之一,这里的居民曾有过“水贵如油”的经历。往年遇到干旱时,六横岛就得派船去宁波取水,每吨成本在20元以上,等于用纯净水的价格买自来水。现在有了海水淡化设备投入,居民不再为水发愁了,用水成本也大大降低。目前舟山在六横、岱山、嵊泗等地建立了20个海水淡化工程装置,其中嵊泗县的海水淡化供水量占当地供水总量的80%以上,成为该县的“第一水源”。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表示,国内现在对海水淡化市场形势普遍看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对于部分地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补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成本和技术制约仍不容忽视

  海水淡化,能否成为我国破解水资源不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和海洋经济的排头兵?目前还存在哪些制约瓶颈?

  周民良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海水淡化处理必须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国产化率的技术水平;二是要降低商业用水的开发成本;三是要处理好开发利用过程中对海域资源的再次污染,加强污染管制。”

  周民良认为,以往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成本较高,这给淡化水在市场应用推广中可能会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提高设备国产化率技术水平,降低开发成本是关键。

  据了解,我国海水淡化主要采用热法和膜法两种方式,其中,热法的材料有50%来自进口,而膜法(主要是反渗透膜)则有90%是进口的,国内能够完全满足的仅在玻璃钢压力容器方面。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海水淡化专家高从土皆向有关媒体透露,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近80%的装机规模都是引进国外技术建造而成,关键设备如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等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势必提高淡化水的商业推广和应用成本,这也正是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