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水开启 11条河道今冬清理
今冬明春首都生态文明水务工程建设23日起拉开序幕。城市河道清淤、中小河道治理、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再生水厂建设改造、雨洪调蓄工程以及雨水泵站改造六类工程建设计划一一公布。记者了解到,这六类工程建设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
关键词:河道清淤
11条河道今冬清理
建设计划确定,利用今冬枯水季节对中心城河道11条段89公里进行彻底清淤,计划清除淤泥66万立方米,恢复中心城河道排洪能力,确保中心城区雨水畅通,形成滨水绿道。
“经调查,目前河道淤积0.3米以上的有11条、89公里,包括通惠河、永定河引水渠、南护城河等,不仅严重影响行洪,而且底泥含有污染物,造成河道水质差,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
关键词:河道治理
治理29条中小河道
中小河道治理走入第二阶段,将针对72条500公里中小河道进行治理。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今冬计划对29条225公里中小河道“治病”,实现防洪达标,各区县计划在春节前完成土方工程;其余河道明年汛前完成防洪治理。同时,部分新城地区将实现水流动起来、循环起来,形成循环水系,实现林水相依,改善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去年“7·21”后,北京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三年四个阶段”水利工程建设,实现1460公里中小河道达标治理,去年“7·21”水毁的凉水河、永引渠、南护城河等7条河道今年汛前已全部修复。
关键词:雨洪调蓄
西郊雨洪工程拦水
建设计划中,防止洪水“进城”的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引人注目。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西郊雨洪调蓄工程是一项重大的防洪及生态工程,调蓄能力为620万立方米,也就是说将形成一个620万立方米的调蓄池;可拦截西部地区27平方公里的洪水,提高中心城防洪标准。“解决八大处沟流域及北八排沟、琅黄沟流域27平方公里的百年一遇洪水不下泄入城,确保洪水不进城”。市水务局负责人说。
同时,工程具备存蓄南水北调来水条件,既可防洪减灾,又可调蓄水量回补西部地区地下水,还能够新增水面30公顷,通过截污绿化,形成生态景观,供居民休闲。
关键词:污水处理
全地下污水厂亮相
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在深圳等地有先例,但北京还没有。到后年,本市将首次亮相全地下污水处理厂。
建设计划确定了槐房、北苑、清河第二、定福庄、高安屯等5座再生水厂的建设时间表,近期将陆续开工。其中,槐房、北苑2座为地下式再生水厂,清河第二、定福庄、高安屯3座为地上全封闭式再生水厂。5座再生水厂将于2015年底建设完成,新增生产能力158万吨/日。中心城区的再生水生产能力将达到433万吨/日,再生水出水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水质四类标准,将为环境、工业、农业和市政杂用提供稳定保障。
关键词:下凹立交桥
改造23座下凹立交桥
新的23座下凹式立交桥将于明年汛前完成升级改造。通过下凹式立交桥积水整治,新增抽升能力33立方米/秒,新增蓄水能力3.2万立方米,其中16座泵站排水直接入中小河道,使桥区防洪标准从1-3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去年“7·21”后,本市启动三环路内和重点地区20座雨水泵站的升级改造工程,今年主汛期前第一批20座雨水泵站收集系统改造和泵站抽升系统改造全部完成,汛期累计蓄水11万立方米,20座泵站所在桥区未发生积水。
关键词:南水北调
接纳年调水10亿立方
计划明确,将促进和保障密云水库调蓄工程、东干渠工程、南干渠工程、亦庄调节池、团城湖调节池、郭公庄水厂和第十水厂等7项工程的顺利建设。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密云水库调蓄工程、东干渠工程、南干渠工程、亦庄调节池、团城湖调节池、郭公庄水厂和第十水厂等工程正在顺利建设中,完成后本市将具备接纳年调水10亿立方米的能力。
2020年前,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具备接纳年调水14-17亿立方米的能力。
现场
4000多人河道清淤
昨天上午,全市11个区县重点河道开展清淤劳动,市政府相关委办局职工、驻京部队、市民代表、志愿者等4000多人投身本地区水务工程建设,拉开了今冬明春首都生态文明水务工程建设的序幕。 在凉水河大红门闸下游至榴乡桥1.3公里的河道内,劳动者们分区域、分小组铲淤、装车,个个干得热火朝天。
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凉水河存在污水直排12处,日排污水20万吨,河道违建14处。今冬明春将新建入河污水口临时处理站8座、初期雨污水调节池及处理站3座,使每日20万吨的污水全部处理,清除22公里约21万立方米河道污泥,建设56公里滨水绿道。
与凉水河为北京“一南一北”主要行洪排水河道的清河,今冬明春将铺设9公里截污管线,沿岸6处污水口截流引入清河第二再生水厂,下游12公里河段的污泥将清除,建设47公里滨水绿道。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