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治水瞄准小流域补齐短板

作者:魏然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1871    更新时间:2016/8/15

清清小溪水,绕村入江流。福建省闽侯县通过整治小流域,让百姓找到了乡愁。 王敏摄


 

魏然

小河净才有大河清。虽然福建省水质总体为优,但有部分小流域存在污染,并影响到干流的水质。

福建省政府近日印发的《福建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是福建在环境质量高位运行的基础上不断自加压力,增强忧患意识、补齐短板的重要举措。

这份含金量十足的《计划》,是对福建“水十条”的细化和延伸,不仅详细解答了小流域治理的出路,还将推动福建水系治理向纵深、向源头、向治本全面推进。多位专家表示,福建省单独将小流域列为主要整治对象,且系统全面地规划整治目标、任务及措施,这在全国实属首创。

找出病因,推动精准施治

夏日的阳光洒在福州桂湖溪面,水光潋滟,依稀可见鱼儿畅游。时间回放至2013年夏天,桂湖溪溪水黑臭,路人掩鼻而过。“2013年为劣Ⅴ类水质,全年水质达标率为0。”宦溪镇环保站站长吴财铮回忆,经过一年多的整治,从2014年9月至今,桂湖溪流域水质全部达到流域功能区划要求,部分时段水质达到Ⅱ类水质要求,达标率为100%。

桂湖溪是福州市小流域治理的一个样板。对不少地方来说,小流域治理是陌生的:污染的成因,水质的现状,如何治理,怎么分工。整治工作需要科学依据,而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要求排查造成每片小流域污染的具体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根据原因逐片定方案,逐个断面提目标,逐个问题出措施。“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是‘十三五’期间福建环保工作的重点。”省长于伟国表示。

在《计划》起草过程中,福建省环保厅对全省小流域开展了专项督查,全面了解小流域水质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整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农村地区小流域受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农业面源、工业生产等污染及开发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加上小流域监测能力和农村地区执法监管力量不足,导致水质的下降。”福建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坦言。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到2020年,全省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90%以上。”这就是福建目标。

记者看到,《计划》每一项措施后面都括号加注,明确时限和责任单位。这样的做法,之前只在政府内部文件中使用,在公开文件中很罕见。

福建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计划》明确了整治路径、目标和时间节点,逐年确定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的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

此外,《计划》突出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实施“一河一策”,强调治理中的保护和修复。针对小流域整治中的短板,让基层明白做什么、该怎么做。精细化整治将贯穿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全过程。

福建省环保厅还起草了《福建省小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拓展实施方案》,作为《计划》的配套措施。“力争3年实现小流域监测全覆盖。”这位负责人表示。

抓牛鼻子,构建长效机制

经过综合整治,武平县象洞溪流域水质明显好转。如今在直排象洞溪最为严重的养殖场内,大片的猪舍已经拆除。为保障象洞溪水质,象洞镇还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站、两个分级处理站、3个生态湿地,满足全镇1.7万人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杜绝污水直排。

象洞养殖污染整治,确实是下了狠心,洋贝村将成为无猪村。象洞镇党委书记王德贵说:“农户已经习惯了这种致富方式,让他们全面退出生猪养殖阻力很大,在整治中曾困难重重。这也是不少地方的共同感受,工作举步维艰,一直处于拉锯战,多龙治水不如一龙独大。”

小流域虽然姓“小”,却是一项不折不扣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业、住建、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同时也涉及行政区划、时间跨度问题。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键是要紧紧抓住治理“牛鼻子”,构建上下游、左右岸紧密协作 、责任共担、问题共商、目标共治的联防联治格局。

“牛鼻子”即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为此,福建将小流域水质及提升情况纳入党政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实行最严格水质考核,并作为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各地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对流域整治不力、未完成年度整治目标任务的地方,采取媒体曝光、通报预警、约谈及限批等措施;对水质持续恶化、不升反降的,按照《党政领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予以追责。抓住牛鼻子,倒逼责任的落实,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福建将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上下游市、县(区)实行联合监测,联合通报,联合执法,形成治理的强大合力,构建长效机制。同时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推动环境执法力量向农村基层延伸,相关工作列入地方党政领导综治(平安建设)责任书。

以奖促治,引导全民参与

福建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如何激活各地治水积极性,探索出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最近,泉州台商区山内村迎来了一拨拨客人。村委会主任苏强强说:“全是被山内溪吸引来的记者。”徜徉在穿村而过的山内溪边,只见溪水从村旁的东楼水库蜿蜒而下,库区白鹭翔集,远处群山逶迤,与湖水相映成趣。从昔日的臭水沟到如今的景观河,山内溪的巨变得益于泉州的“赛水质”。

“泉州通过赛水质,让小河更清,大河更净。”市环保局副局长郑天助说,参赛的每条小流域先行补助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考核成绩前18名的还将分别给予5万~30万元的奖励。在两江上游补偿金和市级环保资金的安排上,也对“赛水质”项目予以重点倾斜。

福建省发挥资金、项目的“四两拨千斤”作用。省财政将设立小流域“以奖促治”专项资金,2016年~2020年每年安排3亿~5亿元,对水质类别达到考核要求、水质提升的市县予以奖励,奖励资金由市、县统筹用于小流域水环境治理。

同时,福建省还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治理;鼓励各地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公益基金,村民自建模式,试行众筹等新方式来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