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后京津冀有望形成水资源调配新格局

作者:魏梦佳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633    更新时间:2014/6/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于今年10月正式通水运行。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南水北调通水后,具有诸多共性的京津冀地区将有望形成互通共济的供水新格局,联合统筹水资源调配。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要向京津冀豫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京津冀地区总体可看成是南水北调的终端受水区。

  孙国升表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对三地的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认为,京津冀共性很多,一是同处海河流域,历史上水系发达,水系边界相对清晰;二是都已建成相对完备的水利工程设施,方便采用工程措施打通水系通道、优化水系布局和统筹水资源配置,具备水资源互通互联的有利条件。

  同时,三地又都是刚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都远远低于500立方米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下限,对外调水有着强烈需求,并且三地通过外调水补充水资源均已纳入国家战略。

  “将来京津冀地区应研究如何统筹水资源调配,先把水资源底数摸清,再在国家战略基础上,遵循水资源规律,协调配合,实现低水低用、高水高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达到高效用水的目的。”孙国升说。

  此外,南水北调通水后还将有效遏制北京地下水超采的问题,并有助于提升首都生态用水总量。

  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起开建。其中线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自流至北京,总干渠1276公里。按照规划,一期工程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其中北京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记者 魏梦佳)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