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工业行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行业废水排放情况
2005年,在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废水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电力业、纺织业。这4个行业排放的废水占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52.3%,见图11。

图11 工业行业废水和COD排放情况
2)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2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业,食品、烟草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纺织业。4个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63.7%,见图11。
造纸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污染贡献率排在各行业之首,2005年仍占近1/3,而其经济贡献率在4个行业中最低,仅占2.1%,因此,其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也是各行业中最大,见表3~表5。
表3 重点行业化学需氧量污染贡献率变化趋势 单位:%
行业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造纸业 |
43.8 |
40.8 |
35.3 |
34.5 |
33 |
32.4 |
食品、烟草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 |
24.7 |
20.5 |
23 |
22.3 |
21 |
13.7 |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 |
7.4 |
9.3 |
10.5 |
10.8 |
11.2 |
11.5 |
纺织业 |
5.9 |
4.8 |
5.7 |
5.6 |
6.7 |
6.1 |
累计 |
81.8 |
74.9 |
74.6 |
73.2 |
71.9 |
63.7 |
注:污染贡献率指该行业某种污染物排放量与统计行业此污染物排放总量之比,下同。
从6年变化趋势(见图12)看,造纸行业正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其化学需氧量污染贡献率和排放强度下降比较明显。这说明,近年来造纸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和纺织业化学需氧量污染贡献率呈缓慢上升趋势。4类行业经济贡献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均有所下降。
表4 重点行业经济贡献率变化趋势(按总产值计算) 单位:%
行业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造纸业 |
2.3 |
2.3 |
2.2 |
2.4 |
2.2 |
2.1 |
食品、烟草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 |
11.3 |
10.3 |
10.2 |
10.1 |
9.1 |
8.3 |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 |
9.6 |
9.2 |
7.8 |
9.5 |
8.3 |
8.3 |
纺织业 |
6.1 |
5.6 |
5 |
4.8 |
4.4 |
4.3 |
累计 |
29.3 |
27.4 |
25.2 |
26.8 |
23.9 |
23 |
注:经济贡献率指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现价)与统计行业总产值(现价)的比值,下同
表5 重点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单位:吨/万元
行业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造纸业 |
0.249 |
0.168 |
0.121 |
0.094 |
0.075 |
0.069 |
食品、烟草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 |
0.029 |
0.019 |
0.017 |
0.014 |
0.012 |
0.011 |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 |
0.01 |
0.01 |
0.01 |
0.007 |
0.007 |
0.006 |
纺织业 |
0.013 |
0.008 |
0.009 |
0.008 |
0.008 |
0.006 |
注:排放强度指某行业或省(区、市)污染物排放量与相同范围内统计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值,即单位产值排放量,下同

图12 重点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变化趋势
3)行业氨氮排放情况
2005年,氨氮排放量占行业前4位的为化学原料及制品业、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造纸业、黑色金属冶炼业,4个行业氨氮排放量占重点调查企业氨氮排放量的74.0%。与上年相比,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造纸业所占比率有所上升,化学原料及制品业所占比率有所下降,而黑色金属冶炼行业替代了石油加工业进入前4位。见图13。

图13 工业行业氨氮排放情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