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湿地及其保护
袁峻峰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3)
俞伟东,左本荣,贺宝根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摘 要: 本文讨论了上海滩涂湿地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分析了滩涂湿地保护和利用面临的问题,认为在三峡工程、上游水土保持和全球变化的新背景下,由于上海城市生态压力的增加、长江来沙下降、河口冲刷加剧,滩涂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护滩可能成为上海面临的重要问题,必须开展相关的预测和研究,为下一轮的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滩涂湿地 生态保护 圈围
上海位于长江口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被喻为建在湿地上的都市。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 上海湿地的类型与分布
湿地是海洋和大陆之间的缓冲带,按照《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所下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的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的、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根据国家林业部结合的我国湿地统一划分的技术标准,我国湿地有四大类26种类型。上海有三大类型,即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集中分布于4个分布区。
1) 近海及海岸湿地(Ⅰ):低潮时水深6米以浅的海域及其沿岸海水浸湿地带,有2个分布区:一是海滩海岸湿地,分布在东海的杭州湾北岸,即潮间淤泥海滩Ⅰ6和金山三岛的岩石性海岸Ⅰ4,二是分布于长江口的河口水域湿地(Ⅰ11),主要有崇明东滩、九段沙和南汇边滩。
2) 河流湿地(Ⅱ)指平均宽度大于等于10米,长度大于等于5公里的主要水系的四级以上支流,全是永久性河流(Ⅱ1),共有9条,都是黄浦江的支流或干流,大多近东西向排列。从米市渡向上游就是黄浦江四大源流区,主干源流为拦路港(直接与淀山湖相通)、泖河、斜塘、横潦泾、竖潦泾抵达米市渡,其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太浦河及大蒸塘—园泄泾也大体呈东西向注入黄浦江的主干源流;大泖港—胥浦塘大体呈北北东向汇流进横(竖)潦泾。黄浦江源流汇自西部碟形洼地地区,在吴淞口注入长江。
3) 湖泊湿地(Ⅲ)的永久性淡水湖(Ⅲ1)分布在太湖碟形洼地边缘,属本市青浦区的西部区域,有淀山湖、元荡等六块。水库湿地(Ⅲ5)2块,位于长江南支南岸边滩,是宝钢工业用水和市区用水的源地,即宝钢水库和陈行水库。
上海湿地的总面积为319714hm2 ,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面积为305421 hm2,河流湿地面积为7190 hm2,湖泊湿地面积为7102 hm2,详见表1。
表1:上海市湿地类型、位置、面积(面积为公顷hm2 ,*为重点湿地)
湿地类型及名称 |
分 布 范 围 |
面 积 |
面积小计 |
备 注 | ||||
Ⅰ近海及海岸湿地 |
Ⅰ6潮间淤泥海滩 |
杭州湾北岸 |
金山区边滩 |
西始于金丝娘桥,东至南汇的汇角 |
5703.15 |
13494.97 |
| |
奉贤县边滩 |
5954.70 | |||||||
南汇县边滩 |
1837.12 | |||||||
Ⅰ4岩石性海岸 |
大小金山三岛* |
位于金山边滩南东海域,距金山咀6.6Km |
2501.85 |
2501.85 |
原自然保护区申请45hm2 | |||
Ⅰ11 河 口 水 域 |
崇明东滩* |
北八氵效 起向东、南至奚家港 |
71896.77 |
289424.57 |
含佘山岛 | |||
崇明岛周缘 |
除东滩外,崇明岛北缘、西缘、南缘滩涂 |
41188.24 |
北含黄瓜沙南含扁担沙 | |||||
长兴岛周缘 |
主体为长兴岛北部、西部滩涂 |
15483.91 |
含青草沙、中央沙、新浏河沙 | |||||
横沙岛周缘 |
主体为位于横沙岛以东滩涂 |
50549.87 |
含横沙浅滩、白条子沙 | |||||
长江南支南岸边滩 |
吴淞口北宝山边滩 |
吴淞口北至浏河口 |
5654.07 |
| ||||
吴淞口南 |
浦东新区边 滩 |
吴淞口至浦东机场 |
5954.70 |
| ||||
南汇边滩* |
浦东机场至汇角 |
58086.13 |
含铜沙沙咀 | |||||
九段沙* |
位于横沙岛与川沙南汇边滩间,距浦东机场14公里 |
40610.88 |
| |||||
Ⅱ河流湿地 |
Ⅱ1 永 久 性 河 流 |
黄浦江* |
从松江区米市渡至吴淞口 |
3797.97 |
7190.71 |
自米市渡至吴淞口 | ||
吴淞江(苏州河) |
自朱家山之东由江苏流入上海在外白渡注入黄浦江。 |
243.00 |
| |||||
蕴藻浜 |
其上游于孟泾附近与吴淞江会合,在吴淞镇入黄浦江。 |
142.27 |
| |||||
淀浦河 |
始于淀山湖,在龙华长桥注入黄浦江。 |
207.41 |
| |||||
拦路港至竖潦泾 |
黄浦江主要源河,拦路港、泖河主要在青浦区,斜塘一横、竖潦泾在松江区。 |
954.02 |
含泖河—斜塘—横潦泾 | |||||
大蒸塘一园泄泾 |
黄浦江源河之一,大蒸塘在青浦区,园泄泾在松江区。 |
193.77 |
| |||||
太浦河 |
黄浦江源河之一,在新池附近从浙江流入本市,在泖岛附近注入泖河。 |
255.30 |
| |||||
大泖港—胥浦塘 |
黄浦江源河之一,大泖港主要位于松江和金山交界,其余均在金山区。 |
196.98 |
含掘石港 | |||||
急水港 |
位于淀山湖之西商榻乡。 |
1200.00 |
| |||||
Ⅲ湖泊湿地 |
Ⅲ1 永 久 性 淡 水 湖 |
淀山湖 |
位于青浦区西部朱家角镇与商榻间 |
4760.00 |
6803.11 |
| ||
元荡 |
位于青浦区金泽镇北西与江苏共有。 |
324.75 |
| |||||
雪落荡 |
位于金泽镇的西边与江苏共有。 |
129.20 |
| |||||
汪洋荡 |
位于商榻的北偏西与江苏共有。 |
21.30 |
江苏有328 | |||||
大莲湖 |
在莲盛之北属莲盛镇 |
147.40 |
| |||||
大葑漾 |
位于金泽镇以东,为金泽、西岑、莲盛等乡共有。 |
1420.46 |
含小葑漾,北横港、火泽荡、李家荡 | |||||
Ⅲ5水库 |
宝钢水库 |
位于长江南支南岸近宝钢侧。 |
164.00 |
299.00 |
原名石洞口水库 | |||
陈行水库 |
135.00 |
| ||||||
合计 |
|
|
|
|
319714.22 |
|
资料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调查,2002年。
在这些湿地中,有5块可以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湿地分别是:大小金山三岛为上海市市级保护区,系综合生态系统海洋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为上海市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幼苗自然保护区主体基本重叠,同时,崇明东滩时国际湿地公约确定的“国际重要湿地”;九段沙为上海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典型的长江口自然生态系统;长江口南支南岸南汇边滩处于长江口的特殊生态敏感区,位于亚太地区候鸟迁飞的主要路带上,每年有百万只以上的水鸟南北迁徙途径此地,遇到恶劣的天气在此停歇、中转,度过其生活史重要阶段的一块重要湿地;黄浦江是上海市级保护区,黄浦江上游水源为上海市市民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取水地之一。
2. 上海湿地的开发与利用
2.1. 围垦
长江口滩涂湿地由于远离繁华的市区,环境条件受到较好的维护。这里水质清洁、大气质量良好、土壤也未受到污染,是上海难得的净土。上海滩涂湿地的面积为3029平方公里,占上海湿地总面积的95%以上,相当于半个上海(上海陆地面积650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是巨大的自然资源。上海的滩涂围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重大的建设工程都依赖于滩涂围垦提供的廉价的土地资源。例如:工业基地(如宝钢、金山漕泾化工基地)、空港基地(如浦东机场)、休闲娱乐业基地(如浦东三甲港华夏文化旅游区,奉贤“南上海水上乐园”,南汇东海影视乐园等)、市政用地(如老港垃圾堆场、陈行水库,石洞口水库)、综合农业基地(如崇明、长兴、南汇、奉贤等诸国有农场、林场、渔场以及其它综合农业后备基地)、港区(长江河口和杭州湾北岸地区边滩、沙咀、沙岛、沙洲等湿地,在滩涂比较稳定而堆积不明显或侵蚀而无沉积物堆积的滩段,则开发成为海运、河运基地:如浦东新区外高桥港区、南汇县芦潮港港区、宝钢铁矿石港区等)。
自建国至1998年,上海共圈围滩涂115万亩,年均圈围2.3万亩。其中崇明占65%,奉贤14%,南汇9%,金山、浦东各3%,随着南汇边滩人工半岛工程的成功,圈围的面积和各地的比例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滩涂湿地的圈围,不仅为补偿平衡年均5.1万亩的建设用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为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后劲,繁荣上海市场、促进工农业的增长、稳定长江口河势、改善长江口航行条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水源保护
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黄浦江是上海市重要的水源,闵行西界至淀峰45km的黄浦江及泖河——拦路港源流水域、淀山湖与元荡的湖体、沿江湖两岸纵深5km陆域以及大泖港、园泄泾、太浦河上溯10km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自龙华港至闵行西界30km黄浦江水域以及沿江两岸纵深5km陆域划为准水源保护区。取水口为中心的核心范围暂定100km2,其两岸已种植林带各400m宽,作为隔离带。黄浦江上游引水二期工程,1997年12月全线建成投产通水,将使上海市区各自来水厂的原水除从长江引水外可全部直接取自黄浦江上游,不仅满足了全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并使全市的饮用水水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采用江心取水方式的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供水规模为每天500万m3。
随着上海的发展,黄浦江的供水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长江岸边的宝钢水库和陈行水库成为重要的原水供给基地。由于长江岸边的江水水质无法保障,长江中心的青草沙湿地环境良好、水质优良,被选为重要的备用水源地,一旦需要,将成为上海淡水的重要水源。
2.3. 渔业开发
上海的长江口,滩涂湿地丰富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产资源,使这里成为富饶的渔场,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鲥鱼、刀鱼、鲈鱼、中华绒螯蟹等。冬春和春夏之交鳗苗、蟹苗汛期,有大量的捕捞鳗苗、蟹苗船只。
在崇明岛、杭州湾和西部湖泊湿地区,大量的被围垦湿地首先被开发成水产养殖基地,为上海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良的水产品。
2.4. 旅游开发
淀山湖是上海最大的湖泊,面积4760公顷,建有大观园、东方绿洲等重要的旅游开发区,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
长江口湿地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崇明东滩、浦东三甲港华夏文化旅游区,奉贤“南上海水上乐园”,南汇东海影视乐园等,都已初具规模,客流量不断增加。
2.5.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上海的滩涂湿地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植被茂盛,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极为重要的鸟类栖息和迁飞过境地,许多沙岛至今没有人类居住(如九段沙、青草沙等),保存了较为完好的生态系统。崇明东滩、九段沙和南汇边滩都是是鸟类的乐园,是鸟类迁徙和越冬的重要区域,既有大量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性鸟类,如绿头鸭等野鸭;也有国际或国家濒危保护鸟类物种,如白鹳、白头鹤、小天鹅等等。该区域水生生物丰富,是许多重要的水产动物的育肥、繁殖区,又是中华鲟幼鲟索饵肥育和洄游的通道,受到上海市政府的密切关注,先后建立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保护区,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杭州湾的金山三岛虽然面积小,却保留着上海地区极为珍贵的自然原始“本底”状态,空气、土壤、植被是无污染区。这里生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比较复杂,建立了金山三岛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代表的植物群落。
3. 上海湿地面临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上海三类湿地的各自集中分布,各具特点,西部是太湖碟形洼地形成的湖泊湿地,东部是近海及海岸湿地,其间由河流湿地联系。上海的湿地开发和保护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并进行严格的管理。
3.1. 湖泊湿地日益淤缩,污染严重,应加强保护和管理
由于上游来水带来泥沙的淤塞和湖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综合发展,几乎在所有湖泊的边缘都围殖为鱼塘或网箱养鱼场,如大葑漾。有些湖泊已全部被全部围殖为养鱼塘,湖泊景象荡然无存,例如沙田湖。
上海西部的湖泊湿地还面临比较严重的污染威胁,综合的农业污染(农药、化肥、农村生活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湖区文体旅游业的污染以及上游来水携带的污染物等,是湖泊湿污染的主要因素,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质下降。近年来,在环保部门及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污染已有明显控制,水质明显有所恢复提高。
湖泊湿地应严禁进一步的湖泊围垦,并考虑退田还湖;加强湖泊集水区的污染控制,并严格控制网箱养鱼和旅游开发的容量。
3.2. 河流湿地污染严重,
上海市的河流湿地具有多重功能:航运功能、供水功能、排污功能、造景旅游功能、调洪排涝功能等。由于历史原因,上海市的河流所承担的排污、纳污功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负面影响,尤以苏州河和蕴藻浜最为突出。近年来,由于合流污水排放一期、二期工程的开展和完成,苏州河水质已明显改善,黄浦江水质也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加强河流管理和保护,尤其是中、小河道的保护,控制各类农村污染,是河流湿地保护的重要对策。
3.3. 滩涂湿地围垦过度,保护困难,保滩压力大
长江口滩涂湿地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滩涂湿地圈围迅速,高滩资源几乎用尽。由于圈围工作重点转向中滩,不仅代价极高,而且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影响了水生动物的繁殖,生态风险难以估计;
2)由于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力度加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等梯级电站开发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长江泥沙来量将越来少,将对长江口湿地的淤长模式和规模造成较大的影响;
3)长江口湿地区位偏远,崇明、长兴、横沙和南汇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偷猎鸟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鸟类的栖息;长江口渔业的过度捕捞,鳗苗大战、蟹苗大战,都严重影响了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新建的大型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都使得生态问题成为长江口滩涂湿地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同时,长江口大量的污水外排口,对湿地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4)台风和风暴潮是另一个影响长江口滩涂湿地安全的重要因素,上海历史上多次出现因风暴潮毁堤溺死万人的记录。建国后,虽然政府非常重视水利工程,但台风影响时,深泓逼岸的冲刷岸段,时常造成海塘被毁的惨剧。在泥沙淤积和风暴潮的作用下,长江口海塘、滩涂湿地和水下地形变化不定,成为潜在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风险。
长江的来沙变化、潮流与河流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上海滩涂淤长、利用和保护的潜力,应该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报,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滩涂湿地具有多重的、难以兼顾的功能,必须进行全面的、定量的分析和评估。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需要,根据不同滩涂湿地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确立保护和利用的序位和重点。
湿地的管理涉及环保、海洋、水务、农业、港口以及许多企业和社区,设计多目标、多时段、多重利益的分配和搏弈,没有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机制是非常困难的。建议开展上海湿地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并建立相应的决策和管理机制,使上海的滩涂湿地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主要参考文献:
1 陆健健,中国滨海湿地的分类,环境导报,1996年1期
2 沈焕庭,长江河口物质通量,海洋出版社,2001;
3 罗秉征、沈焕庭,三峡工程与河口生态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 陈吉余、陈省良,中国河口海岸面临的挑战,2002年,18(1)
5 袁兴中,长江口湿地的分级、分类保护对策研究,生态经济,2001年第一期;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