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经济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用生态经济观念构建“和谐湖南”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用生态经济观念构建“和谐湖南”
作者:刘生康    文章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3



    4、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运转机制,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益最大化为驱动,不计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各类废弃物,造成环境的恶化。如此下去,必然遭遇越来越多的“资源瓶颈”和“环境危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走兼顾发展经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坚持生态经济发展观的中心环节。
    湖南工业经济基本上是资源型的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产业占主导,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1995—2004年全省GDP增长60.9%,工业废气的排放总量增长了59.5%,2000年—2004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从3569亿立方米上升到5527.1亿立方米,上升了54.9%,2004年全省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从112563万吨上升到123125.9万吨,上升了9.4%,省政府2005年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反映出湖南省已将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环节。
    ⑴ 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产业战略,建立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包括推进废旧物质利用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积极创建清洁工厂,综合利用工业、生活废弃物。重点将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建材、造纸和城市垃圾处理作为循环经济的治理领域。
    ⑵ 通过法规政策规范和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政府导向,利用经济手段,制定监管条例,明确各类污染处理的标准,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⑶ 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构建湖南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各方面科技力量,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中诸多技术难题。资助开发当前循环经济必需的科研项目。

    5、优化经济结构,用生态经济催生新兴产业
    生态环境改善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核心问题始终与经济运行相拌相生。不仅事关经济决策,更重要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从1996年始,我国煤炭使用量趋于减少,天然气正在起到一种替代作用。汽车工业动力源的改造也将面临重大结构调整。另外还有一些如燃料电池制造、太阳能电池、风轮机制造,轻轨铁路建设等新行业出现,皆有可能成为新能源经济的支柱产业。预计我国2010年风力发电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水力发电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些结构调整和优化代表了国内生态经济发展的趋势。
    湖南具有生态资源和发展优势,但这种优势的转换在于生态资源经济化和市场化。只有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才能达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处于欠发达地区的湖南,生态经济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的实践,都必然要求触动现存生产和经济结构。未来生态经济将逐步淘汰一批老行业,改造一批现有的行业,创立一批新型的行业。
    ⑴ 致力于发展各类生态经济,把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环保产业、生态旅游、绿色贸易等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并横跨三产业实质连锁起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组成新的经济结构,抢占市场经济新高地。
    ⑵ 发挥信息化在生态经济建设中的突出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湖南应格外重视信息化在经济建设中的倍增和催化作用,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同时大力发展可减少能源浪费和低消耗的行业。
    ⑶ 发展有特色的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和人力资源。在建设开发生态园区和以农村生态村、生态示范户中,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养山吃山,养水吃水,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乡村防护林和经济林建设。全省农产品以绿色食品为发展趋势。 

    6、加强对外合作,大力推进有湖南特色的生态文明。
    环境问题经常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中心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正在与世界相连接,一方面环境问题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对话与合作的优先领域,一方面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条款(绿色壁垒)对中国许多传统出口商品带来制约,各国都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超国界公害的可能以及联合治理污染的意愿,因此湖南生态经济建设要密切关注海内外有关信息,加强与世界生态经济和环境文明行动的接轨。

    ⑴ 湖南农业发达,目前正处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面对世界贸易中的“绿色消费浪潮”和“绿色壁垒”的限制态势,首先在生产要素中要注重“国际环境标准”。以生态经济建设应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交往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⑵ 以生态经济促进湖南旅游业的发展。湖南资源丰富多彩,民俗风情别具特色,比沿海发达地区有优势,张家界、武陵源、南岳衡山、炎帝陵、舜帝陵、岳阳楼、洞庭湖等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国际品牌。要保护好世界遗产和各类自然风景区,使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互相促进。
    ⑶ 兴建生态区域,促进生态与经济同步增长。建立各种形式的生态开发区和生态示范区,是提高生态环境效益,促进自然生态与经济建设发展的有效形式,能够促进世界高新技术与湖南生态资源的良好结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一批高科技生态园和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让“清洁工厂”不断增多,减少工业“三废”污染。

    综上所述,用生态经济观念来构建“和谐湖南”,大力建设 “生态湖南”并将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选择,是湖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崛起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建设“和谐湖南”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

⑴《中国环境报》、《生态环境与保护》以及中央领导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讲话
⑵ 曲格平:《困境与选择——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
⑶ 杨通进:《走向深层的环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⑷ 罗桂环:《中国环境保护史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⑸ 曹凤中:《新观念 大趋势——全球环境保护的发展与启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⑹ 张松业、邱志忠:《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概论》,湖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⑺ 蔡强:《用生态经济观念重塑中国》,《中国国情国力》2005年7期
⑻ 杨华峰、张华玲:《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学习导报》2005年7期
⑼ 邓吉雄、王征国:《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湖南省委讲师团《学习园地》2004年6期
⑽ 欧阳彪:《湖南跨越式发展战略思考》,湖南外事侨务工作理论研讨会议材料 2005年1月

上一页  [1] [2] [3] [4] [5] [6]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生态经济学介绍
    延安:生态经济双赢战略大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建设
    上海闵行发展生态经济之路:让
    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 构建林业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
    和谐社会呼唤生态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山
    生态经济政策体系构建浅议
    生态经济——社会主义建设中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