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经济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探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互动发展的途径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探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互动发展的途径
作者:朱家良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1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是省委作出的“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部署之一。落实这项战略,要求我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找到一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人是生态系统的一分子,又是经济系统的行为主体和调控者。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要求的确立,要求人们的经济活动做到既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又遵循经济系统的规律,并使两者相互融合,实现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统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统一,这就必须解决基于光合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基于人们利益关系的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的相互结合,形成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统一的动力机制。

  从国际上看,现代经济的发展都是走的市场经济之路。我国正在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党中央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要再走传统工业化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这无疑要求我们以全新的理念去探索市场经济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简单地说,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而生态经济则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遵循生态系统演化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现在,我们要把两者融合起来,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生态化,必然要求实行带根本性的经济变革。这一变革,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先例可循,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变革,去创新。

  实现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十分重大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诸如:

  ——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内涵的提升。通常所说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从粗放型外延扩张向集约型增长转变,这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在,不仅要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更要向生态型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即符合生态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这是包含集约型增长的要求在内的更高层次的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外部经济的内部化。经济活动的所谓外部不经济问题,如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污染了周边环境、上游修建水利工程危害下游生态平衡或相反下游危害上游等等。按经济学的解释,这类外部不经济是由“市场失灵”造成的,需要政府来管理和调节。从生态经济的发展要求看,从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要求看,应该把外部不经济问题放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之中,按照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和经济系统的动力机制相互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建立统一的经济生态化的动力机制来调节和解决。

  ——把线性经济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传统工业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物”为特点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线性经济模式,往往导致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以致丧失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按照生态和经济互动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要求,必然的选择是要把线性经济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就是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转化路径,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把经济活动中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事后救治改变为事前防范。传统的环境保护,包括污染治理、排放管制和罚款等,显然都是事后救治的措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事后救治转变为事前防范的条件,如通过符合生态要求的工艺、设备和产品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转化。目前,许多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也往往是事后补救性质的,即评估既定建设项目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提出若干补救性措施和建议。但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环境评价应当转变为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为依据来进行,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实现这样一个根本性转变,在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上,需要有一系列的改革和举措。例如:

  ——寻求能够反映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互动发展的市场价格信号。从经济角度讲,市场价格是供求关系的反映。作为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在确定价格时所考虑的是成本和利润,是一定供求关系条件下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以及竞争等因素。政府则可以从生态系统的要求考虑,把相关生态条件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纳入经济系统,从而把生态系统的信息转译成经济系统的价格信号,促使市场主体把生态条件作为一个成本因子纳入价格决策之中。这样,也就避免了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所说的“依靠那种被扭曲了的市场信号来引导投资决策的酿灾致患的处方”,“转变成尊重可维系生态永续不衰的那些规则的信号”。

  ——寻求能够反映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互动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现行的税收制度和财政扶持措施,大多是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依据制定的,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没有牢固确立和普及的条件下,对于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来进行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利益调整,必然是做得不够的。为着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相应的利益调整机制来引导市场主体的投资决策和交易活动。

  ——求能够反映生态系统和经济互动发展的科技支撑手段。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互动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对他称之为结构调整三大关键部门的能源、材料、食物作了许多论述,大声疾呼要改变现在这种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经济结构,而要改变这种结构,推进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结构大调整,一靠机制,二靠科技。继世界“工业革命”之后,没有一场深刻的推动“环境革命”的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难以想像的。

  除了市场信号、利益机制、科技创新以外,还有许多摆在政府面前的课题,如科学的规划、健全的法治、政绩考核制度的改进和试点示范等等。而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真正确立生态经济的新理念,真正确立科学的发展观,观念先行,扎实推进。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恢复天然阔叶林植被是长江流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生态系统与生态循环
    生态系统稳定性
    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计算模
    期待一个真实的中国生态系统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旅游生态学
    美国基西米河生态恢复工程的
    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评估框架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