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东江源区生态产业的方略探讨

作者:徐新麒 刘逊 刘…    文章来源:企业经济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0

   摘 要:江西省东江源区(安远、寻乌、定南)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的源头地区,关系着1.737万亿元GDP和4000余万人口的用水安全,源区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然而,源区为加速发展经济,尽早摆脱落后面貌所采取的经济模式已经使得源区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将危及东江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东江源区建立“生态产业区”的建议,也为国内其他类似流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东江源区,珠江三角洲,香港,饮用水安全,生态产业

  一、前言

  1999年3月以来,国家环保总局先后批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广东8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10多年来,生态省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生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海南省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地保护了中部和沿海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连续递增,天然林面积恢复到19%左右。

  江西生态环境优良,经济进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新世纪以来,全省国民经济以年均11.9%速度增长,经济增速在全国及中部省份中处于较快的水平,江西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势头和优越的生态优势,为实施生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环保部在江西设立了鄱阳湖生态功能保护区和东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

  2003年8月1日江西省立法保护东江源,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省发改委、省环保厅还专门制定《江西省东江源头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并推出“东江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资14.2亿元,其中第1期投资3.9亿元,实施生态产业建设九大工程。

  2008年底国家环保部把东江源等保护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报请国务院批准。2009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保护东江源头水环境”的意见和通知。7月,江西省政协为此还专门进行了调研。实现在东江源区建立生态产业经济区和保护东江源水环境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赣、粤、港三地联手共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东江源区环境在恶化、水质变差

  1 矿产开发引起河道淤塞。东江源区内主要以稀土、钨砂开采为主,开采工艺落后,规模小且分散,并相对集中在水量充足、交通便利的河流两侧。

  矿产开发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而且使大量的废水、尾砂直接排入河流中,导致河道淤塞、水中悬浮物和酸性增大。例如,寻乌县斗晏水库1998年河床最低处为海拔165m,2008年就抬升到了188m,年均增加2.3m。

  2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水质恶化。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化肥、农膜、禽畜粪便、生活污水和垃圾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面源污染急剧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各县大力发展果业,大规模破坏林草植被,水土流失日渐加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

  目前,源区果业种植面积已由2004年的3.36万hm2扩大到5.28万hm2。农民在果业生产中增施化肥行为也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密。2007年,源区三县农药施用量平均达47.20kg/hm2,化肥施用量(折纯)达593 kg/hm2。不易分解的化肥、农药。在雨水的冲刷下流入库区、江河,造成流域水质污染。

  3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酸化。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较20世纪50年代增加10倍以上。到2008年,轻度流失面积占37.59%,中度流失面积占29.77%,重度流失面积占32.64%。水土流失又是造成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加之矿山开采中大量使用草酸液,使得土壤、水体酸度增大,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植被的恢复

  4 森林经营不合理,生态功能降低。源区的天然次生林实行封山,没有经营;加上毁林种果、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等,常绿阔叶次生林面积不断缩小,森林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

  5 小水电建设元序。小水电无序开发造成下泄水量减少、流速减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仅寻乌县就已经建成小水电站约200个,且势头不减。有些小水电在建设中没有采取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措施,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高,破坏生态环境。

  6 环境恶化,影响水质水量。据2007年江西水利部门检测,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寻乌水斗实断面水质为Ⅳ类水,已属轻度污染;定南水长滩断面属于V类水,已属重度污染。监测还显示:20世纪80年代,寻乌水pH值、挥发酸等1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I类水标准,而近几年17项指标只达Ⅱ类水标准,部分河段为Ⅲ类,甚至Ⅲ类以外,成为污水。据香港人士反映,包括广东在内的东江源区流入香港的水体,污染程度已经比较严重,好在水质时好时坏,香港水务部门只好把水、质差的水泻入海洋,造成浪费(供港原水的价格为每立方米3元港币)。如果哪天报出香港饮用水重金属含量超标,则后果就更严重。除水质变差以外,水量也在减少。据斗晏电站资料,1990年以前,寻乌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12亿m3,流量47.85m3/s,2007年年平均径流量14.21亿m3,比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6%。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西部资源型城市…
       摘 要:伴随着主体资源的枯竭,曾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