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农业 >> 文章正文 | ![]() ![]() |
|
|||||
| |||||
什么是生态农业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现代生态学(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18 | |||||
生态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最重要的就是生态农业。用简单的一句话说“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合理的现代化农业”。它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一是从建国到70年代末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主的阶段,增产几乎成为农业发展的唯一目标; 二是80年代,由增产转变为增产与增收并重,进而转变为以增收为主导的阶段,开始重视生态环境效益; 三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在注重生产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是靠拼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的,中国农业的高速发展事实上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 我国生态农业的成效 生态农业(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是把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其中试点县150多个,包括国家组织的51个县和省级试点的100多个,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1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左右,开展生态农业试点的农户更是难以胜数,仅江苏省就有9 万余户。 这些试点县经过多年建设,农林牧副渔呈现全面发展。统计数据表明,“八五”期间,生态农业县普遍获得了四个方面的增长:一是粮食总产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42%;二是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9%,超过全国同期平均增长(6%)1.9个百分点;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渔业和乡镇企业有了大发展,其中乡镇企业年均增长率达到40.6%;四是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8.4%。 与此同时,通过生态综合治理,各生态农业县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与1990年相比,水土流失减少了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了21%,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7个百分点。 我国生态农业的内涵 我国生态农业(Chine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其科学内涵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从生产管理特点看,它要求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农户微观经营、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 生态农业叫响宝坻农村经济 《中国水稻生态农业报告》发 明清以来广东的生态农业类型 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态 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转轨 崇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江苏武进生态农业蓬勃兴起 三色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 波兰的生态农业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