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城市生态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栖居在城市的树上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栖居在城市的树上
作者:诗哲魂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7


  城市街道向我们展开它笔直或弯曲的身躯,人群如血液一样流淌在城市的脉络中,城市楼宇峡谷形成的天际线,又好似树冠的缝隙中那缕美丽阳光的穿射,让峡谷式的城市阴沉透出一丝明亮——车流在盘旋的立交桥或高架路上穿行,中心街区向周边蔓延开来,如果这密集的中心街市是城市的树干,那么周围的边缘村庄就是城市之树的树冠。夜色下的城市中的人们,好似一只只夜鸟归巢落在巨大的树冠上。森林般构造和覆盖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树冠之上——车流、人流、楼谷和街道组成的迷宫中,玻璃幕构造的幻影式的生活场景,以及电视墙幕播送的滚动的视觉冲动表达了人类多种欲望的张扬。人造景观的公园和绿地与梦幻式的霓虹灯幻影,在星月下城市好似一座迷宫展现在大地上,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迷宫里又好像栖居在树上,每一个人身躯被安顿在朦胧的夜色中,可以感到城市生命的庞大躯体犹如镜面一样的滑动,而我们关于自我的灵性却淹没在城市的怪影之中,在道德衰退和没落的城市之中,栖居在城市的树上人们——究竟要向何处去呢?

 

1)谁让我们选择栖居在城市的树上?

自然承受起这巨型的人类建筑,不堪负重的承担起人类日益盲目或野蛮的疯狂,生态自然系统已到了毁灭的边缘。城市构造了人类生活的梦想——在城市这样巨大在树冠上,栖居像鸟儿一样的生存的人们。丛林的法则在这林中空地的每一处显现出来,又是如此的残酷和冷漠。在竞争和弱肉强食的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中,在一片空旷的大地与河流和海洋之间,突然崛起无数的城市时,不就好像人类种植下的每一株树木。城市是人类栖居的大树,这一象征表达了人类是栖居在树上的居民。

 

从前,人类祖先就是栖居在树上,他们有了从树上走下来的历史。是他们将我们带到大地上来从而建筑了城市。这城市森林密布的大地,每一棵城市之树上都有着人类的栖居梦想。可是,人类对于城市这几千年文化或文明的演变却始终都没有走出密集和混乱的境地。在每一片城市森林中,人类都没有解决好人与自然栖居的亲和矛盾。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正在腐朽或老死的栖居之树。人类人口的增长率已经超越了自然所有承载力,每一个城市给自然生态造成的危机都构成了人类栖居在地球上新的毁灭和困境。

 

城市是生态大面积溃疡的必然结果,城市用密集的方式造成一个地区生态系统实际超过了它所负载的能力结局。城市产生了太多的垃圾和污染导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恶化。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垃圾难以净化和回收处理的困境,在大自然超出负载能力的城市,自然已经失去了自我净化和修复的能力。现代城市又以扩张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中迅速的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对于城市文明和人口集聚的到来缺少生态资源的储备;加之,生态系统对于一个被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塑造这样的模式已经无法可以补救和挽回。人类真正成为栖居在城市之树上的毁灭者,自杀者。灾难般地生活或栖居在树上的历史将会造成一次人类毁灭的结局。

 

2)栖居在城市树上困境与问题

人类从树林中走出来,由从树上走下来,栖居在城市这棵巨大的人造树木上。可是人类属于自然或依附自然生态的历史却没有改变。我们飞行、行走、攀登或入地式的钻探……都没有改变我们人性中最基本的所有——人是应该栖居在大地的群山之中,栖居在荒野之中的种群,而不是栖居在城市之树上的族类。

 

可是,文明的进程彻底改变了我们人类历史的选择方向,将依靠山林或土地的人类都驱逐到城市,我们才选择了城市的方式栖居在大地上。我们抛下了旷野和山地、森林的荒原,用密集叠加起来的居住方式创造了一种城市文明。在一片超过自然生态系统负载的土地上,建筑钢筋水泥式的城市森林,终于使我们人类栖居在城市的树上。

 

而城市这棵衰老的树已经不能够负载起这样的重负,满足不了这像鸟儿一样的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棵树冠之上人类已经负载了太多的欲望、野心和变异的思想或文化。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和道德实践者,已经让这棵不堪负重的生态之树遭遇毁灭。所以我们怀疑城市生态的系统已经到了一个全面退化的时候。巨大城市的出现或者中型城市或卫星城的出现,都不能够改变人类栖居在城市之树上的命运。

 

城市的建筑已经远离了自然生态的负载力,每一座城市都会面临生态危机的厄运。能否从城市的树上走下来,回归到原野或荒原之中,回到自在的山水之间去,真正实现人类栖居在所有大地之上,寻找到生态或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减少人类建筑城市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回归到自然生态负载能够承受的栖居之中。

 

3)谁在城市的树上加速生态的死亡?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地上大面积占有土地或砍伐森林,开拓出城市社会环境居住的生态系统,满足了人们定居生活的愿望。人们从森林中走出来,从峡谷或山地中走出来,依山傍水、或靠海、靠河而定居下来,人类建筑了自己的家园,城市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园。可是,城市也给文明带来了毁灭,早在中世纪希腊、埃及、中国都先后发生过砍伐森林而毁灭城市的悲惨历史。

 

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快速扩张,丧失了土地的农民进入到城市,大量贫困和少数财富的过于集中,城市社会环境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危机,瘟疫、传染病、犯罪、失业、贫困、居住等社会问题激增,城市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工业化加剧了城市现代化的过程速度加快,而人们愈来愈依赖城市生活这样一种生存方式。

 

从更加依附市场和商品经济所建构的文明来看,也更加明确了城市是人类最佳化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城市这棵人类文明之树上,栖居了太多失去土地和从荒野中走出来的人们,也过多的容纳了这样一些告别土地的人们。城市在这个人类需要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扩张,这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超负荷。

 

当人类社会选择城市作为生活方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时,更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土地扩张正在侵噬我们生态环境,而人口集聚起来的生产或生活的城市模式,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快速恶化。城市巨大的身躯成长在这片迅速荒芜的生态系统,它又如何能够承担起这么多人生态环境的供给呢?栖居在城市之树上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是人类选择进步文明时误入到一个必然的城市之路。

 

4)城市生态双重退化的危机和未来

除此之外,城市巨大复杂的政治体制,也创造了一种行政、司法、立法所组成的国家等上层建筑系统,人类精神生态也被置入到一种城市文化或管理控制之中。城市建立了军队、警察、法院、监狱以及相应社会共公设置或管理体制。城市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淘金者的乐园,更是资本家、政治家、建筑师或其它城市职业化的密集的地方。

 

在城市各式各样健全的体制中,城市的生命和身躯更具有活力,并日益庞大起来,人们开始创造城市生活的梦想和幻影;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城市社会环境彻底改变,人类已经双重化的对生态系统、对精神生态自由进行着伤害。城市是道德下降最快、犯罪最多、最容易遭遇灾难、文明设置最薄弱的系统。

 

如今,我们人类栖居在城市这棵树上——出现了电视、网络以及全球化狂热。城市在空间的密集和精神空间的扩张中又一次开始了新的创造阶段。人类对技术世界带来的反思已经快要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城市已经在密集的丛林中创造了理想的飞地,一个独立、密集的城市环境被创造了出来。然而,城市巨大的飞地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却被这种短暂的繁荣所掩蔽。人们生活在城市快乐、方便、高速以及污染严重、垃圾堆积难以处理、城市共公设置脆弱,食品安全没有保证的狭隘的城市空间,我们的城市生活陷入到精神生态或自然生态双重危机的状态。

 

5)城市之树的死亡导致人类理想破灭

城市是一棵巨大的树,每一个树权或树干或树冠的缝隙处,都生长着人类无数的梦想。人类就是这样不断成为栖居在城市树上的鸟儿,人们不断地从一个城市飞向另一个城市之树上,又可能返回到起飞时的城市之树,所有的城市好像都是人类城市森林一样,千篇一律的街道、楼群、机场、铁路和商场、公园、绿地……城市的每一个进入通道都是城市血液的脉管,它们交流、穿越、停顿、奔流,城市巨大的吐纳量,维持着城市生命的延续。

 

而城市生态被破坏的现实却让我们意识到,每一座城市都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难以挽回的补救,城市是一个超越生态承载力的巨大人工系统,它开始在建造的初期就已经对该地域造成生态系统的超负荷能力运行。城市生态面临着巨大的灾难和毁灭性历史。同时,丛林法则在城市中普遍适用,人们相互依存,又绝然各自独立,人们共同生存于城市生态之中,但人们为夺取生态资源却要进行残酷的竞争,彼此间既是同类又是对手。

 

在城市这片梦想的世界上,在城市这棵人类栖居的树上,少数人占有大多数人的资源和环境空间。城市一边创造财富,一边又制造贫穷,在城市繁荣背后与城市污秽的真实之中,城市中的人们都在生态资源贫穷的状态下冒险的生存,城市人中创造了一整套竞争的丛林法则或冒险的生活。寄生于丛林中的城市资源的剥夺者,正在让城市这棵文明的大树迅速的死亡,这就是人类建造城市面临的困境。

 

6)先行逃离到城市之外的生态主义者

由此,很多人想逃离城市,告别城市,有些激进的生态主义者和绿色和平主义者,走入荒野,去过那种纯粹原始形态的生活。他们坚守一种绿色和平主义的精神,首先对城市生态或精神生态发出疑问和思考,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态环保和自然承受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质问人类在建造城市的过程中,让生态大面积的遭遇到溃疡,破坏了植被、山川、河流、海洋,让纯粹自然生态遭受人类的践踏,敬畏自然和生命伦理和思想家呼吁——必须要控制巨大城市的扩张。

 

当一个生态所承受的系统遭受到人口密集或工业化的污染之后,整个土地都在衰退。自然生态系统更难在一个短时期内恢复起来。生态主义者是第一个提出逃离城市的人们,他们创造了旅行来逃避生态环境污染,他们鼓励人们到在自然中去亲和自然,寄情与山水之间。他们与那些自助驾车的旅行者选择了逃离城市生活,可是,这种短暂的逃跑并不能够解决生态环境污染和城市生态下降的恶化状态。

 

人类这棵城市之树——却遭遇了更多的生态危机。城市的节奏和空间日趋快速和狭窄起来,生态主义者或暂且逃离城市的人们再也不会寻找到像梭罗那样的瓦尔登湖。人类已经让所有的荒野都留下人的踪迹,这些环保主义者或自然的旅行者又必须返回城市,他们不过是在暂且的逃离城市中选择了一种生态化的生活。可是,作为城市本身却什么都没改变,他们仍然要回到生活居住的城市,然后,又回到城市再一次进入到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

 

城市丛林和城市丛林的法则共同给人类带了新的生态危机。人类只有在逃离城市之后,才可能在自然的环境中放松一下,身心自由的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没有污染的水。生态主义者逃离城市不是回归城市,而是要在大自然中重新发现更加生态化的生活,在荒野中或沙漠里或森林以及溪流、峡谷中,获取大自然清新的一切,不再返回城市,或者将我们人类的新型城市建造这个样子。作为一种彻底的逃离和背叛,他们勇敢的实践着自城市建设以来,没有人这样追寻过生态化理想的实现。

 

7)城市生态政治和建筑的未来选择

整个人类逃离城市的梦想这是一个生态政治的伟大战略,告别城市的文化——这是人类寻找解决西方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巨型城市的出现,城市污染和环境破坏,城市热岛效应持续发生,城市的空气、水和生活质量持续下降,人们才开始反思,城市的规模和功能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才可能最生态化的栖居呢?

 

人类的文明选择城市的历史进程中——就造成了生态系统持续毁灭和自然承受力超越负荷的现状,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才是生态主义者或绿色政治家共同的理想目标。选择逃离城市告别城市无济于事,人们将会放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持。真正的生态城市必须要从巨型城市的扩增的迷失中醒来,选择绿色城市生态经济生产方式构造新型的城市。生态经济的活力就是从改变和恢复城市生态多种可能性中选择重新设计城市,创造一种生态化的城市运行经济模式,让逃离城市的人们回来,让生态的城市替代污染和环境破坏生命质量下降的城市。

 

人类不只是栖居在城市的鸟儿,他们可以让城市之树的树茎、树根、树杈、树干和树冠焕发出生态的活力。城市不仅是一个生产、交换、需求、消费的集中地,城市更是文化精神和艺术、宗教、科学创造的生态领地——生态城市给予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拥有,它更多的是城市人学会对自然的约束和自律,缓和人与生态之间的危机状态,抑制物质欲望膨胀和野心。

 

而是在城市经济运行中,人类开始用生态经济的理念重构城市的未来。循环的生态经济就是城市系统中创造的最少消耗生态资源,更多的利用阳光经济的生态选择。阳光和绿色经济的循环是一种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过程,它有自我恢复生态机制的修复功能。人类经济活动只有在这样的阳光和绿色经济中,才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生态化的城市理想生活。

 

恢复生态城市给予城市经济系统规范人类行为和生态道德的界限,我们才可以使城市生态从盲目的扩大和自然承受力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下解放出来。用生态的方式回归城市——就是实现生态经济的循环,或者说阳光经济的未来生产模式,我们依靠人类智慧的创造能力学会尊敬生态的法则和道德伦理,如同植物一样或动物那般活在自然生态的系统之中,不愈越人的界线,不愈越人对自然生态的承诺和道德责任和义务。生态城市的人,才可以说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才可以安全的栖居在人类城市之树上……(2004528日)

 

我的主页:http://202.113.21.191:8080/viewthread.php?tid=1393

 

 

 

文章录入:诗哲魂    责任编辑:诗哲魂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城市雨水作为中水原水在中水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观(下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面面观(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建设
    搞好立体绿化 提高城市绿量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空间三维
    关于城市水环境若干问题的探
    我们离世界第六大都市群有多
    强化城市生态安全措施
    保护生存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