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城市生态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生态住宅及其评估体系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生态住宅及其评估体系
作者:聂梅生 王…    文章来源:东方水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12
生态住宅的内涵
  现代建筑对环境问题的响应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阳能建筑、节能建筑开始的。随着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普遍关注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广泛深入,建筑的响应从能源方面扩展到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全球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和居住者所生活的环境的影响,这是“空间”上的全面性。同时还包括“时间”上的全面性,即审视建筑的“全寿命”影响,包括原材料开采、运输与加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能够较好地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响应的建筑或是致力于这种响应的建筑被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讨论这三种名称上的差异,并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其实并不重要,而归纳确定它们的内涵,建立一个能较为普遍接受的,并对这项事业有所推动的评估体系既是可能的,也是需要的。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结合本国国情制定了有关的体系和标准。目前都处于建议与试行阶段,但影响越来越大。
  鉴于“绿色住宅”、“绿色小区”容易误解(或片面强调)成绿化,“可持续发展住宅”字数过多且通俗性差一些,所以我们选用“生态住宅”、“生态小区”这一名称。
  关于“生态住宅”(或绿色住宅)的定义和内容,国内外众说纷纭,有的范围定得很宽,把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关心、社区交往等也纳入在内。其实,只要是设计住宅和规划住宅区,在生态、环境、绿色等等概念没有广泛提出的时候,也要考虑功能问题、环境问题、社区问题等等方面。今天提出“生态住宅”、“生态小区”的概念,一方面从现代生态与环境观念重新审视以前对住宅与住区的理解,并加以提升;另一方面提出新的理解或强化过去被忽视的内容。对于通常的住宅设计和住区规划已经认识并需要解决的内容,一般不列入生态建筑内容的范畴。
  尽管对“生态住宅”的内涵有各式各样的列举,范围有宽有窄,但基本上是围绕三个主题:一是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二是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三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我国台湾的评估体系
  一、"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Green Building Rating System)(2000年3月修订的第二版)
  文件说明中写道:“该标准是为了给商业性开发的建筑项目的各利益方以及项目组按照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设计提供指导”,“对建筑的总体性能不负有责任”,对标准中所“描绘的任何产品、体系的质量和方案或技术的可行性不做担保”。
  评估体系分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首先列有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满足了前提条件,才能进入项目评分。然后是列出了评分的项目(得分点)。每一个评分项目按统一的格式列出:目的:……;要求:……;技术/对策:……。
  有的项目是定性分析给分,有的项目是要做定量计算后给分。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目录
  合理的建筑选址(Sustainable Sites)
  ■前提条件:腐蚀物和沉积物(Sedimentation)控制
  ■得分1:建筑选址■得分2:城市改造■得分3:褐地(Brownfield)开发■得分4:可供选择的交通设施■得分5:减少施工影响■得分6:地表径流(Storm water)的管理■得分7: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得分8:减少光污染
  节水(Water Efficiency)
  ■得分1:节水规划■得分2:废水回收创新技术■得分3:节约用水
  能源和大气环境(Energy and Atmosphere)
  ■前提条件1:基本的建筑体系委托(Commissioning)
  ■前提条件2:最低能源消耗■前提条件3:减少暖通管道系统和循环利用设备(HVAC&R)中的氟氯烃(CFC)
  ■得分1:优化能源利用■得分2:可再生能源■得分3:其他委托■得分4:禁止使用含氟氯烃(HCFC)和卤盐(Halons)的产品■得分5:测量和核准■得分6:绿色动力和能源(power)
  材料和资源(Material and Resources)
  ■前提条件:可回收物质的收集和贮存
  ■得分1:现有建筑的改造■得分2:施工废物管理■得分3:资源再利用■得分4: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得分5:就地取材■得分6:快速再生材料■得分7:允许使用的木材
  室内环境质量(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前提条件1:室内空气质量(IAQ)的最低要求
  ■前提条件2:控制烟草烟雾(ETS)
  ■得分1:二氧化碳监测■得分2:提高通风效率■得分3:施工现场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方案■得分4:低挥发材料■得分5:室内化学品和污染源控制■得分6:系统控制■得分7:热舒适度■得分8:天然采光和景色
  符合能源和环境设计的创新得分
  
  二、加拿大GBC 2000(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2000)评估手册第四卷集合住宅
  ●R资源消耗●R1 全寿命周期能源消耗●R2 土地利用及其生态价值的变化●R3 水的使用量●R4 原材料的消耗
  ●L 环境负荷●L1 温室气体排放●L2 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L3 酸化气体排放●L4 固体废弃物●L5 排水●L5.1 雨水排放●L5.2 生活污水排放●L6 对所在地和临近住户的影响●L6.1 在建造过程中,对所在地生态系统的影响●L6.2 在高楼周边的风环境●L6.3 对邻近住户采光的影响●L6.4 对邻近住户冬季日照的影响●L6.5 建筑噪声对邻近住户的影响●L6.6 湖水或地下蓄水层热利用时的环境影响
  ●Q室内环境质量●Q1空气质量与流通状况●Q1.1 湿度调节●Q1.2 污染物控制●Q1.3 通风与新风供给●Q2 温度与湿度●Q2.1 住宅主要房间的温度●Q2.2 住宅主要房间的平均辐射温度●Q2.3 住宅主要房间的温度的相对湿度●Q2.4 住宅主要层面的空气流动●Q3 采光、照明和视觉范围●Q3.1 住宅日间活动区域的采光●Q3.2 多住户住宅的公共照明●Q3.3 住宅主要日间活动区域眺望室外的视野●Q3.4 从室外观看,住宅内主要区域的视觉私密性●Q3.5 住宅主要日间活动区域的日照●Q4 噪声和隔声●Q4.1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声●Q4.2 建筑设备噪声●Q4.3 住户间的隔声
  ●S 维护性能●S1 灵活性和适应性●S2自动控制●S3 运行维护●S4 休闲质量和场地开发●S4.1 供儿童娱乐以及年轻人、成年人的休闲活动场地●S4.2 停车场面积及其绿化情况
  E 经济性(略)
  M 项目管理(略)
  以上各项大都数包含有子项,有一些子项还包含有细项,限于篇幅,略去。
  评分方法,大部分项目是以被评建筑物相似的按常规标准设计的建筑物作为基准,性能好过基准的,加分;差的,减分。
  
  三、日本由建设省住宅局住宅生产课监修,环境共生住宅推进协会编集的《环境共生住宅A-Z》
  第二章为评价篇。评价流程分为:1.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定性的评价);2.基本性能评价(定量的评价);3.建筑全寿命周期环境冲击评价;4.事后的检证。
  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围绕三个目的六个方面进行:
  第一个目的是保护地球环境,包括两个方面:①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②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减少废弃物。
  第二个目的是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也包括两个方面;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与地域自然环境的和谐;④保证室内外空间的联通,享受大自然的恩惠。
  第三个目的是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也包括两个方面;⑤安全、健康和舒适性;⑥对于集合住宅,提供对社区活动的支持。
  每个方面,有“重点项目”和“追加项目”。六个方面共计有37个“重点项目”和56个“追加项目”,分项目进行评价。每个项目用设问的方式提出,只需圈定是与否。
  基本性能评价是定量评价。重点项目有4项:
  1. 能源消耗:平均每户每年的能量消耗,包括空调、供暖、热水、炊事、照明等的电力、燃气和燃油的消耗。
  2. CO2排放量:平均每户每年的CO2排放量,作为环境负荷的评价。CO2排放量与能源消耗有直接的关系。
  3. 上水消费量:住户和小区的用水量,用于评价节水和水循环再利用。
  4. 垃圾分类回收率:住户垃圾分类回收量占垃圾总量的比率。
  "追加项目”有17项,都是需作出定量评价的。例如,太阳光发电率(太阳光发电量/总电力负荷),太阳热利用率(太阳热利用量/采暖与热水的负荷),绿化率(绿化面积/场地面积),原有乔木保留率(保留乔木的株数/建设前场地上的乔木株数),冬至日照率(冬至日的日照时数/8小时)等等。
  全寿命环境冲击评价,是按住宅的建设期,使用期、修缮期、更新期、废弃期五个期间对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CO2作出评价。
  计算是用一系列的表格,根据所评住宅的材料、结构与构造做法和工程量查对应表格,逐项计算后累计。
  事后检证是在住宅建成后的检验,包括住宅基本性能检测和住户反映调查。
  检验内容包括能源消费量(电力、燃气、燃油消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上水消费量,垃圾排出量与分类回收,室内物理环境(温度、湿度、辐射温度,照度、亮度、空气质量:CO2浓度、换气次数等)
  住户反映调查包括选择住宅和住区时所重视的因素,对户外活动场地、老年人的关注以及绿化的满意程度与意见,对居住环境的热、光和声环境的满意程度与意见,对于集合住宅的管理、社区活动、邻里交往等的意见,对管理和维持费用的意见等。
  
  四、台湾内政部建筑研究所《绿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2001年更新版)
  着眼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而暂时未把居住的舒适性和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列入评估内容。确立评估指标系统的原则是:
  1.评估指标要确实反映资源、能源、水、土地、气候等地球环保要素;
  2.评估指标要有科学量化计算的标准,未能量化的指标暂不纳入评估;
  3.评估指标项目不可太多,性质相近的指标尽量合并;
  4.评估指标要平易近人,并与生活体验相近;
  5.评估指标不涉及社会人文方面的价值评估;
  6.评估指标必须适用于台湾亚热带气候;
  7.评估指标应能应用于社区或建筑群整体的评估;
  8.评估指标应可作为设计阶段前的事前评估以达预测控制的目的。
  "七大评估指标系统”
  1.绿化指标(CO2固定量)
  根据场地的绿化状况,查表计算CO2固定量,与基准值比较。
  基准值:建筑空地的50%是绿化,每m2绿化的CO2固定量取600kg/m2(40年)
  2.基地保水指标(保水率Γ┅
  保水率 =(开发后基地保水量/原土地保水量)≤ C
  基准值 C = 0.8(1 - r),(r为建筑覆盖率)
  3.日常节能指标(EI)
  (具体计算公式较复杂,略)
  注:因为台湾无供暖要求,这个指标只考虑了空调用电和照明用电以及围护结构传热。
  4.CO2减量指标(所用建材生产时CO2排放量kg/m2)
  根据建筑物各种材料实际使用量(扣除使用了回收再生的材料),查表计算得到CO2总排放量,再除以总建筑面积。
  5.废弃物减量指标(施工时的弃土量、拆除旧建筑的废弃物、施工垃圾、施工空气污染等)将实际发生的各分项的量与其基准量比。
  6.水资源指标(节水量,公升/人,节水率WR),以每人日平均用水量250公升作为居住类建筑的基准。节水率WR=(250 - 实际用水量)÷250 - C≤0.8
  C:雨水和中水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7.污水、垃圾改善指标
  对于住宅生活污水要求全部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对于垃圾按收集和处理方式分项评分,包括:垃圾运出空间和专用集中场所,分类回收,冷藏、冷冻或压缩等前置处理,密闭式垃圾箱,厨房垃圾收集处理与利用,集合住宅没有公共烧香烧纸的空间和设备等。
  
  制订我国生态住宅评估体系考虑的原则
  我们参照海外已有的评估体系,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国生态住宅的发展阶段,在制定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时有如下考虑:
  一是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生态住宅既要考虑对宏观(全球范围、全国范围)环境的影响,如节约耕地、节约水资源、建筑材料生产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等等;也要使开发商和住户收益。前者对开发商和住户无直接利益关系,须要通过制定法规来加以控制,同时要有政策上的调节和支持,不能只靠公众的“觉悟”来保证,当然,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道德始终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兼顾开发商和住户的利益,既是推进生态住宅的直接动力,也是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体现生态建筑的基本宗旨:以人为本。当然在开发商与住户之间也有利益兼顾的问题。
  二是先“粗”后“细”,先“定性”后“定量”。评估体系需要经过制订、试行、调整、修改、再试行的过程。在开始制订时,可以“粗线条”一些,定性评价多一些,即考察是否具有了生态住宅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尽心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我国目前还缺少生态评估的一些基本数据,例如我国各种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CO2排放量数据,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数据等,这就使得几个基本项目因目前尚缺乏基础性数据而难以做定量评价,有待于在今后开展了有关的基础性研究后再改进。
  三是考虑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新建住宅住户二次装修问题,造成了极大的材料、资源和经济浪费,甚至对房屋安全造成隐患;保护耕地的迫切性以及因此而限制粘土砖的使用;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大多数城市,能源结构中主要还是燃煤;木材本来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材,但我国森林资源几十年来遭到恶性破坏,不得不限制木材的使用;集中供暖(尤其是热电联供)的总体效益要比住户自家分散性采暖为好,但必须与分户计量技术和收费制度结合起来;等等。
  四是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地区差异又十分巨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城乡发展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习俗等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是全世界各大国中地区差异最大的国家。这就一方面在生态技术策略上要考虑“因地制宜”,在传统技术策略、中低技术策略、高新技术策略中采用适宜技术策略;另一方面在评估时也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宜作纵向比较,看发展。
  在体例上我们暂时先参考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五个方面: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在奥地利看环保
    生态住宅的必要参数
    中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
    生态住宅要有九大系统
    生态住宅的规划和设计理念及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