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城市生态 >> 文章正文 | ![]() ![]() |
|
||||||||||||||||||||||||||||||||||||||||||||||||||||||||||
| ||||||||||||||||||||||||||||||||||||||||||||||||||||||||||
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性能评价 | ||||||||||||||||||||||||||||||||||||||||||||||||||||||||||
作者:陈亢利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1 | ||||||||||||||||||||||||||||||||||||||||||||||||||||||||||
摘要:依据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评价体系(EPAS)方法,对天津、北京和苏州三处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系统性能做出评价,并对所选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生态住宅小区; 水环境系统;层次分析法;性能评价 1、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系统组成 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给水子系统、管道直饮水子系统、排水子系统、污水处理子系统、中水子系统、雨水子系统及景观用水子系统。生态小区水环境系统的建设遵循两个主要原则,即节约资源和防止水污染。 给水子系统是小区内的市政给水及其他生活给水设施组成;管道直饮水子系统是指自来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网,供给居民直接饮用的给水系统,排水子系统是由小区内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等设施组成;污水处理子系统是指小区内的生活污水经收集、净化后,达到规定标准的水处理系统;中水子系统是指住宅内的生活污水、废水经过收集、处理后达到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系统;雨水子系统是指将小区内建筑屋面和地面的雨水,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设施;景观用水子系统是由水晶工程的池水、流水、跌水、喷水、涌水等用水组成。 2、评价方法和指标 采用东南大学李启明等以建设部《全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为基础建立的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层次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EPAS)。 3、评价案例 3.1、天津A小区 该小区为天津市某生态区中的一个独立居住的小区,占地面积为13.9hm2,建筑面积为13.65×104 m2,住宅总建筑面积为11.37×104 m2。小区内有湖面景观2.85 hm2,绿地为4 hm2,湖景绿化率为58.5%。 该小区突破了传统的规划布局,用保留的生态水面将小区奉承三个形态各异的组团。建筑采取弧形设计,与水体形状协调、线条流畅,且水晶绿化渗透到各家,构筑出良好的景观环境。 该项目大量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如水动力循环系统(水体补养)、生态净化措施(水生植物与水生动物放养、生物接触氧化、加药沉淀等)、节能保温(外墙外保温、密闭性外门窗)、分质供水(自来水、直饮水、中水)、智能化设施(安防、管理、信息系统),保证了小区的居住性能。 依据评价体系的各要素评价等级标准及指标、因素及分因素项的权重,可以计算得出该小区的水环境系统的得分为:97.6568,评价等级为“优”,与该小区的水环境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3.2 北京B小区 北京B小区地处东直门东北角,有二环、三环和规划中连接三元桥与二环路的国宾达到构成大的交通系统。该项目占地为12.13 hm2,规划箭镞面积为60×104 m2,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区,由20余栋建筑组成。 小区南区7000m2的水体里将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确保绿化率达到70%。B生态小区大面积水体之下是混凝土车库,车库上的附土有集蓄雨水的功能。车库以外的区域采用分层截流的方式,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屋面与水经系统改进能收集雨水用作景观绿化用水;路面经改进高于草坪,雨水可直接排入草坪。住宅直接使用城市自来水给水系统,同时设置直饮水系统。项目设置了中水处理设施,沐浴水、盥洗水、洗衣水进入中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作为景观补充水、绿化用水、洗车用水、消防备用水使用。 依据评价体系的各要素评价等级标准及指标、因素及分因素的权重,可以计算出该小区的水环境系统的得分为93.3982,评价等级为“优”,与该小区的水环境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3.3苏州C花园小区 苏州C花园小区为一个大型住宅建筑群,计划投资10.7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为25 hm2,。总建筑面积约为37×104 m2。C花园小区为市政府专门可开辟的住宅开发用地,其总体配置和土地利用情况科学合理,建筑物高低错落,水面与道路交织,绿化良好。 小区内没有实行分质供水,没有建立直饮水系统。小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中雨水按地形中理汇流于雨水管排至河道。该项目的给排水设计中遵循节水原则,全部采用节水设备已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小区内的住宅生活污水直接进入新区污水管网送入新区污水处理厂,小区内商务中心的综合污水必须经与处理达到污水厂接管标准后才能进入。在小区建筑设计过程中,坚持节水理念,节水器具使用率为100%,污水处理率带到100%。 在小区全面建成后,规划在小区内建设一座埋地式有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并经沉淀和消毒后用于小区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环节,回用量控制在小区生活污水总量的30%左右。 依据评价体系的各要素评价等级标准及指标、因素及分因素项的权重,可以计算得出该小区的水环境系统的得分为:88.900 3,评价等级为“良”,与小区的实际情况较为相符。 3.4统计结果及评述 各小区评价的综合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小区水环境系统评价等级综合统计结果
其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 三个小区在污水处理达标率、供水水质、供水水压、中水水质方面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中作的都很好,均为“优”等级。在中水回用方面,三个小区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评价等级依次为:优、良、中。天津A小区可以说是“节约用水,中水回用”的典范,中水回用率达到53%。在雨水利用方面,天津A小区做的很好,而苏州C花园小区做的较差。在管道直饮水覆盖率方面,后两者的覆盖率都没有达到80%。在人造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方面,三个小区应该在现状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 表2
4、改善建议 4.1人造景观水体系统 1、物理增氧的方法。其主要措施是在水域中建造人工瀑布、喷泉、溪流等水体景观,利用机械动力促使水体流动,通过抚养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比较典型的是绿地中的人造溪流,经常流淌的潺潺流水,不仅为绿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净化了水体。 2、改造绿地和小区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要充分利用草坪、灌木丛、树林过滤 和吸收有机物的作用,因地制宜的改造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废水除一些不必要的管道、阴沟,尽量借用地形、地物,让雨水顺坡漫过木丛、树林、草坪进入水体。难以改造的区域,如有条件要在排放口建造初期雨水收集池,尽可能不要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水体。 3、改建和完善自然、生态型水岸。可以在硬质护岸的地窖上对其一面斜坡,种上品种多样的水生植物,或放上一些鹅卵石,创造一个水岸生物多样性的生长环境。为了不减少水体总量,堆斜坡的泥、应该从水体的底部去上来,使河(湖)底加深。 4、积极做好与水体沟通的准备。 4.2雨水系统 将小区内屋顶及部分道路的降水径流进行收集,经过处理后主要用作小区人工湖的景观用水和入渗回补地下水;采用低或平于地面的绿地汇集入渗周围道路的雨水;小区路面的雨水则采用透水性路面渗入地下。 雨水经过输送、处理、贮蓄,再用于绿地浇灌、洗车、景观用水等。从而可减轻对周边地表水体的污染,改善了小区及周围水环境质量。收集后的雨水经新型高流内联过滤器过滤处理,处理后的雨水储存于蓄水池还可以供冲洗厕所使用。 4.3、管道直饮水系统 苏州C花园小区的自来水有高新区自来水厂供应,建议同时设置直饮水子系统。 在管道直饮水净化系统建设中,提出以下2点建议: 1、管道直饮净化工艺根据原水水质进行选择,不仅要确保直饮水的水质、水量,同时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直饮水净化工艺应采用技术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可靠的工艺。 在直饮水控制系统建设中,提出以下2点建议: 1、直饮水设备宜采用全自动控制,并应设故障报警系统; 2、直饮水生产管理宜采用中央监控系统,有计算机控制生产过程和供水过程。 4.4中水系统 中水水源宜采用优质杂排水,并按下列顺序取舍:1、冷凝水;2、盥洗排水;3、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4、室内浴室的浴缸和淋浴等的排水;5、游泳池排水;6、洗衣排水;7、厨房排水。还有中水使用必须确保安全,严禁中水进入生活饮用水和管道直饮水系统。 在中水管网系统建设中提出以下措施: 1、集水管道应该独立设置; 2、中水供水管道及附件宜采用新型塑料管材。 5、管道直饮水有关问题 从这三个住宅小区来看,管道直饮水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自来水水质一时难以提高到纯净水的标准、无法满足消费要求的情况下,管道直饮水不失为一种提高直饮水水质的、辅助性的有效手段。 1、各级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包括自来水公司,仍然要以提高自来水的水质为首要任务,切不可因为管道直饮水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去盲目发展管道直饮水。 2、规范管道直饮水市场,积极引导供水企业健康发展。要对管道直饮水供水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以及水质检测分析仪器的配套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供水企业的资质进行有效监管,以保证管道直饮水水质。 3、加强技术开发,确保饮水安全。莫吉水是目前制水的主要工艺,但其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效率比较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二是膜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价格比较高,增加制水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管道直饮水的工艺方案和设计参数,开发安全消毒技术、研制国产的膜成套设备。 4、加快县官标准的研究制定,建立技术法规体系。紧紧对水质提出要求、制定出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对其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给出必要的标准规范,如循环回流的直饮水,目前有的是回流到制成水的储水箱,经消毒后再供出;有的工艺是随时回流;有的工艺是定时回流。应该对工艺过程定出标准规范,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 摘自《中国给水排水》
|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周遍环境的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和发 污水处理:关于水环境安危的 关于城市水环境若干问题的探 论对天然河流水资源开发中的 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损害赔偿 水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的几点思 水生植物净化水环境与水生植 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