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污染原理 >> 水体污染 >> 文章正文 | ![]() ![]() |
|
|||||
| |||||
水环境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 |||||
作者:唐显枝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4 | |||||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未来”在2002年9月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WSSD)上,水问题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早在1994年,我国政府就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近年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更受到了全球的极大关注。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治理水环境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保证水资源的质量,以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 我国水环境的现状及污染情况 目前,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均水量仅为2400 m,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低于人均3000m的轻度缺水标准,是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之一,且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目前,我国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正常年份城市缺水60亿m,日缺水量达1600万m。地下水多年超采,储量不足。预计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 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水资源使用和管理上,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水浪费并存、洪涝灾害与生态失衡并存、水环境污染与水管理不善并存的突出矛盾。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尤以海河和辽河流域污染为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七大水系741个重点监测断面中,29.1%的断面满足I—Ⅲ类水质要求,30%的断面属Ⅳ、V类水质,40.9%的断面属劣V类水质。2002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m,比上年增加1.5%,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7.2亿m,比上年增加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32.3亿m,比上年增加0.9%。由于8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已造成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就连城市地下水都有50%受到严重污染。水中有毒有害的有机物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如致癌物的水污染问题,一些城市饮用水中已有20多种致癌物。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水污染的不断加重,引起了普遍缺水和严重的生态后果。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趋势是越来越坏,而不是越来越好。前景很不乐观。”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叹息道。 在谈到造成严重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时,曲格平说:“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工业污染,这是很严重的。将来即使所有工业都合理布局,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处理过的污水也是超五类的。二是城市生活污水,我国完全达到处理后排放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三是面源污染,即农田施用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这个问题比较麻烦。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强度最高的国家。多种因素造成的复合污染,将使得中国水污染恶化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尽管专家们对水污染的问题整天奔走呼号,对水污染的原因也颇有见解,可为什么水污染状况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呢? 二、我国的水环境保护目标 《“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思路》中确定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基本目标:在满足以下三个前置条件——污染治理投资增长到占GDP2%以上、工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稳定在90%以上和三次产业的比例按有关“十一五”规划得到调整——的情况下,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维持在“十五”末期水平,“增产少增污”;生活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减少,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地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80%以上的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70%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环境标准,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好于Ⅴ类水质的达到75%;生活污染治理设施的建成率和运转率显著提高,其中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应达到4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60%。“三河三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有所减缓,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 这些目标中尤其要注意“三河三湖”地区的污染治理。“三河三湖”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污染危害明显、治理障碍突出、社会矛盾尖锐的地区。在这种地区通过多种手段加强治理确保环境目标的实现,不仅治理效益显著,直接关系到3亿多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有利于形成普适性较强可以在全国推广的机制。 |
|||||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一个经济大省与污染的“战争 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性能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对周遍环境的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和发 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污水处理:关于水环境安危的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