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貌的科学揭示

作者:黄承梁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7

黄承梁

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了整体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认真学习、系统把握、综合述评过去一年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实践,对于在新的一年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理论创新、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新的伟大实践,以更大作为、更大担当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6年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在浙江召开。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些重要论述,是就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中央治国理政“四个全面”总方略的内在逻辑、关系范畴作出的明确界定,与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一起,成为系统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貌的科学指引。

“怎样认识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需要系统回答的时代课题,也是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战略使命、战略举措的根本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的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怎样建设的问题;“中国梦”伟大愿景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使命、为什么建设的问题。三者相得益彰,构成科学认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全貌的理念基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但总体看,我国一度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江河水系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土壤污染问题以及频繁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问题,等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缺乏足够和充分的认识,忽视了社会生产的长远后果。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时候才显现出来的、通过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产生效应的较远的结果,则完全被忽视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和谐,竟变成二者的两极对立”。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事业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总布局,是从总揽和统摄全局的高度作出的总体筹划和总体安排,是就这一事业所作的最重大最根本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是整体性战略部署,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属性相关,也与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高度一致性相关。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建设,内在地、逻辑地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滞后都会影响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仍然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且仍将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发达的经济之间矛盾,另一个就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对解决这一矛盾的战略考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在整体推进中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性地位,强化协同创新,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建设生态文明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总布局是回答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总战略是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四个全面”战略,既是战略目标、发展目标,也是战略举措、战略抓手。从逻辑关系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体两翼,全面从严治党则是领导核心。每一个全面又无不涵盖生态文明建设,也无不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建设目标。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体现“小康不小康,生态环境是关键”。生态环境质量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不能说经济硬性发展了,人民群众软性、弹性的生活质量下降了。从近年来一些突出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害后果来看,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还要加上“生命健康”,走“四生共赢”的文明发展之路,才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更符合小康社会基本要义特征的社会文明结构。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体制机制建设轨道。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2016年,一系列涵盖并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性安排文件相继出台。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变革,意义非常深远,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的变革意识和历史担当。

三是全面依法治国,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201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12月,国务院主持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并提交全国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12月,《环境保护税法》也在全国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新修订,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依法治国为引领,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自觉。

四是全面从严治党,彻底扭转政绩观,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公平的生态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和改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扭转过去一度唯GDP主义的政绩观,要发挥好评价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坚持评价与考核相结合,评价重在引导,在指标体系中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等反映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权重;考核重在约束和奖惩,将其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这对于形成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党政领导与部门联动的新政绩观,引导和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研究部主任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