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赵其国 黄国勤 …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7/28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但目前全国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虽然当前环境状况在局部改善但总体在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在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明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生态文明是一种重视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价值观和文化这意味着要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必要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及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等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了可行性因此需要我们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的基本条件 。1949 年以后,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与此同时,人口迅速增加,由此产生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相提并论,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国家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水平”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独立成章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

1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沙漠化,水土保持,国土整治,草原建设,及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整治环境问题,加之国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全国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目前我国环境局部改善,总体在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在加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明显,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水土流失加剧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根据遥感调查,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达到357 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2%。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而且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9.1 万km2,占全国的2.6%;中部地区51.15 万km2,占全国的14.3%;西部地区296.65 万km2,占全国的83.1%。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 个。其中,长江流域265 个、黄河225 个、海河71 个、松辽河44 个,分别占41.0%、34.9%、11.0%和6.8%。从省级行政区来看,水土流失严重县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97 个;其次是山西省,84 个;然后依次是陕西省63 个,内蒙古自治区52 个,甘肃省50 个。水土流失既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形式,也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程度的集中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1.2 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 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 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 km2的速度扩展。近25 年共丧失土地3.9 万km2。目前约有393.33 万km2农田,493.33 万km2草场,2000 多km 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荒漠化土地不仅面积大,而且发展变化也大。在土地荒漠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例如,北方地区与荒漠化密切相关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河流泥沙含量高、河流淤积,尤其是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悬河已经成为我国心腹大患。土地荒漠化不仅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弃耕、地质灾害频繁,而且造成的生态难民以及贫困人口的增加。据“中国荒漠化(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课题组研究,与土地荒漠化有关的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是高达540 亿元。卢琦等(2002)估测的结果是,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 亿元/ 年,平均每天损失1.76 亿元。其中:水力侵蚀400 亿元,风力侵蚀36 亿元,盐渍化及有机质丢失造成的损失约186 亿元,因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3 亿元 。荒漠化及其衍生危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约2889 亿元/ 年 。

1.3 森林资源缺乏且逐渐减少

中国古代森林资源丰富,且分布很广,经历了漫长的传统经济,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2.5%,是当时少林国家之一 。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2013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2.08×109 hm2,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011m3。人工林面积0.69×109hm2,蓄积2.48×1010m3。但由焚林狩猎、毁林开荒、燃料消耗、战争破坏及其他掠夺性质的开发等原因造成的森林消耗和破坏 ,使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m3的69%,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52.76 m3。林木平均胸径只有13.6 cm。龄组结构依然不合理,中幼龄林面积比例高达65%。林分过疏、过密的面积占乔木林的36%。林木蓄积年均枯损量增加18%,达到1.18 亿m3 。

1.4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 个国家之一,拥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物种数量居北半球国家第一,是世界四大遗传资源起源中心之一。然而,在占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同时,中国面临的物种保护压力也是相当艰巨的。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与片断化、栖息地环境恶化、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外来生物的入侵使中国的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 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12] 。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2003 年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我国有422 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哺乳动物81 种、鸟类75 种、鱼类46 种、爬行动物31 种、植物184 种。在该组织2007 年更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更多的鸟类和哺乳动物被写进了严重濒危的名单。2007 年6 月,第14 届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缔约国大会上通过了CITES 附录,这个附录是受国际贸易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生物名录、我国的1999 个动植物种名列其中,占到了CITES 附录所收录的物种总数的6%。近50 年来,中国约有200 种植物灭绝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 种、二类的157 种、三类的22 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 即500 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 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

1.5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 个总面积达1.5×104 km2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cm。湖泊面积减少、水质恶化,导致湖泊功能不断衰减、水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当前湖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1949 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500 多个,面积缩小约1.86×104 km2,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1011m3,其中淡水量减少3.4×1011 m3。例如,曾有着“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在上世纪50 年代百亩以上的湖泊有1332 个,其中面积5 千亩以上的湖泊就达322 个。但由于近些年的大规模围湖造田及房地产开发、倾倒垃圾、工农业污染等,水质不断恶化,全省现有百亩以上湖泊仅为574 个,和上世纪50 年代相比减少56.9%,基本每年存在15 个百亩以上湖泊消失的情况。又如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博斯腾湖,曾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曾一度超过1200 km2,因受干旱影响,许多湖泊已经消失或正在面临消失,如今已经缩小到800 多km2。据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进行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显示,长江源区共有大小湖泊11037 个,湖水面积约1027 km2,近年来,随着水环境恶化,源区湖泊面积与长江源志所记载1976 年的考察数据1080 km2相比,退缩了52 km2。此外,由于源区水环境日益恶化,普遍存在湖泊面积缩小,河湖水量减少,泉口下移,地下水位下降,沼泽湿地萎缩,长年性河流渐变为季节性河流等现象。

1.6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1013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 位,是全球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目前造成我国水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水污染加剧。在河流方面,我国水利部开展了20.8 万公里重要江河河段的监测,Ⅰ—Ⅲ类水河长比例占了68.6%,比2012 年提高了1.6%,即好水的比例有所升高。但是,Ⅴ类和劣Ⅴ类水的比例仍然很高,占了20%左右。从湖泊看,我们监测的120 个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面积比较大的湖泊当中,总体水质满足Ⅰ—Ⅲ类标准的只有39 个,只有32.5%的湖泊水质是优于Ⅰ—Ⅲ类的。目前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 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 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1.7 大气污染严重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据了解,2011 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 万t,烟尘1159万t,工业粉尘1175 万t,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全国47 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 个城市中,137 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2011 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世界1082 个城市2008—2010 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布,我国32 个重点城市参与排名,最好的是海口,排名814 位,其余均在890 位以后。国内32 城市的PM10 平均浓度为94g/ m3,而排名前十的城市仅为7g/ m3,前者是后者的13.4 倍。2013 年以来,“雾霾”更成为了我国当之无愧的年度热词之一,国内25 个省100 多个大中城市被雾霾所困扰,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到29.9d,较往年同期偏多9.43d,创52 年之最,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等。其中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占其中的主要因素。

1.8 草原退化严重

中国近4 亿公顷的天然草原中,目前约有90%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以每年2×106 hm2的速度退化。据中国草原学会名誉理事长、九三学社副主席洪绂曾介绍,有人测定在过去的5 年内,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草地比过去减少5.49×104km2,其中覆盖度在5%—20%的地区明显减少,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形势堪忧。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曾是我国最主要的天然牧场之一,60 年代全区草场面积达8.8×107 hm2,80年代还有7.8×107hm2,而到了90 年代末,官方统计可利用的草场面积只剩下3.8×107 hm2。专家预测可能实际数字还没有这么多。那几千公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云锦凤说,上世纪90 年代,北方12 省(区)草地退化面积已占该区草地总面积的50.24%,草地退化形态由线状、点状退化发展到带状、片状退化阶段,退化程度不断加重,已有2.35×106 hm2草地成为沙漠化土地。同时,盐渍化大面积地发生于东北松嫩草原、内蒙古西部、新疆、甘肃、青海等干旱荒漠区、绿洲边缘和大水漫灌改良草地,目前面积已达9.3×106 hm2。据一些专家介绍,同上世纪50 年代相比,我国草原产量下降30%—50%。

2 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其内涵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并不是指自然生态的“文明”状态,而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是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也是各种力量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综合专家的看法,我们可以对生态文明作出初步界定:生态文明首先应该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

虽然当前我国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但鉴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实力提升等方面事实,建设生态文明在我国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3.1 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 年,我国内生产总值484124 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到2014 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 亿元,比上年增长7 8%,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 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 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119158 亿元,增加8627 亿元,增长7.8%。虽然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目前严峻的生态危机,但是,生态危机的解决离不开强大经济基础的支撑。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2013 年国家环保部环境统计年鉴显示,2013 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037.2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2%,比上年增加9.5%。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与2012 年相比,2013 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3%、氨氮排放量下降3.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72%。由此可见没有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就会缺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纸空谈,无法落到实处。

3.2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系统的恢复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治理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够从源头上实现低消耗、无污染的清洁生产。特别是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信息等方面技术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为解决当前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缓解资源短缺、抑制环境恶化、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停滞不前。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最现实可行的科学技术莫过于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是指除传统能源外,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等。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普遍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前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3 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1973 年国务院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并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进环境的若干规定》,这是我国环境保护方面最早的政策性文件。1979 年3 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法体系开始正式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始进入有法可依的新时期。此后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又陆续颁布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同时,国家对环境标准的颁布,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先后颁布了大气、水质、噪声、海水等5 项环境质量标准,36 项污染物排放标准、17 项环境基础和方法标准。至此。不难看出,在颁布了环境保护基本法之后,通过广泛的环境立法,落实了宪法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环境保护进入法制阶段,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进。1989 年12 月26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束了长期试行的局面,将环保法制推进了一大步,之后又公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1 年8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2014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2015 年1 月1 日起施行),新法在第一条立法目的中就增加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定,截止到2014 年,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有30 多部,行政法规有90 多部。日趋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3.4 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当人们正视“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生态文明正在成为人类的新文明。我国全民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保问题并不满于现在的环境质量,生存环境面临的种种威胁使得公众对环保的期待也愈来愈高。同时,公众参与环保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是一种重视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价值观和文化,生态文明旨在树立遵循生态规律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氛围。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有助于普及和传播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技能,树立正确的态度,最终体现为全社会愿意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采取实际行动。

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当前,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到:“优”、“节”、“保”、“建”、“转”。其具体内容和措施包括:

4.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空间开发失衡、区域发展不协调,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根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上取得突破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4.2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发展高附加值能源产业;另一方面,继续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来说,在电力行业,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电源,并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节能技术,降低单位发电能耗及污染物排放。

4.3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4.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5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4.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

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有着深刻内涵。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

5 结束语

我国已迈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各省市都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和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观念意识、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有机统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全方位的变革,是从价值到文化、从经济到政治的创新与探索。虽然当前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存在一些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瓶颈问题,如经济发展需求与环境容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与社会公众的实际行动存在较大反差、生态环境质量与国民的期望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等,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大,仍需要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全文有删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地球“发烧”防范需早
      编者按 自7月2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高温影响面积不断增加…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