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中的环境:系统性、复杂性和区域性
环境是一个综合系统。自然环境主要由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岩石、太阳辐射等自然要素所构成,植物把其中的无机物的成份变成有机物,动物利用有机物成长自己,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体把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又为植物的生存创造了条件。在这里,各种生物和它的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在某种程度上,自然环境存在的形式就是生态系统(姜汉侨等,2004)。有时为了强调自然要素的整体性使环境构成一个系统,也称为环境系统。保护环境,就是要保护其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就是要保护整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整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生物、一个环境因素都是同等重要的。例如,我们要保护某种生物,如果只保护被认为是“重要的”该生物的本身,而其他的因“不重要”而被利用和破坏,那么那些“不重要”的可能“天经地义”地被破坏而丧失,那么“重要的”也就丧失了存在的环境基础,最终也会走向灭亡。在我国,很多保护区往往保护什么,就丧失什么,就是淡化了对“重点”以外的环境、“不重要的”部分缺乏保护的缘故。同样,在环境保护中,往往只保护“核心”部分,淡化了对“非核心”部分的保护,最后“核心”部分也被丧失殆尽。如湖泊保护中只保护“核心的”水体,不保护其中“非核心”的河道、湿地,不从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角度进行系统保护,最后这些受保护的“核心”部分--湖泊也程度不同都丧失了。事实上,人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然而没有人对自己身体的组织和器官厚此薄彼。大脑和心脏是至关重要的,但“非核心”的手脚并不因为不重要而可以随便取舍。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不同生物往往划分为三流九等,执行的就是“双重标准”。如果我们能够进行换位思考,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当然,在一段时间中对某些珍稀濒危生物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重点保护是应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保护了被保护对象所在的生态系统,才能进行长远的保护。
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和比例是不一样的,该区域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规模和途径是有差别的,从而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个性。例如,植物葛藤,在中国是一个很好的绿化植物和牧用植物,但到新西兰就成为令人生厌的入侵植物;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在原产地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而引入到巴西、刚果等其它地方,就引起了引种地的生态倒退;同样一个生态现象,在中国北方研究得很透彻了,但并不意味着在南方此事也依此类推,前者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作为后者研究的参照,但不能取代后者的研究。
自然环境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的能力。自然界不是吝啬鬼,但也不是有求必应的慷慨施主。在自然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人类的干扰行为是不会导致环境衰退的。很小的和局部的干扰有时可能产生积极的后果,如在森林中,局部小范围的砍伐或森林倒木形成的林窗内,生物多样性反而比森林内更为丰富,这就是中度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的现象;在小剂量的污染条件下,很多生物的代谢活力反而加强等。但是,超过了一定范围和规模,干扰对生物的不利影响就显示出来了,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潜力大大下降,达到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将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进而走向灭亡。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如果收获量小于或等于自然恢复更新的补充量,则可以长期保持这种收获量;如果收获量大于自然的补充量,资源总量将不断减少,最后的收获量将趋于零。生态学的研究表明,收获量为环境承载容量一半时,人们可以永远地获得这个产量,从而又称为最大可持续产量。对污染环境而言,如果环境污染只是局部的、小范围的,污染的后果将不会突出,在污染去除以后,自然环境可以较快地得到恢复,而如果污染面很大,污染强度很高,对生物及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变为不可逆转的,即使污染去除后,环境也可能无法恢复。
摘录自:段昌群,2006.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科学出版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