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利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薛选世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市场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1

  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水利对策

  水利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水资源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转变思想观念和水利发展模式,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发展经济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坚持走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文明发展之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需求为根本,以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途径,以加强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为手段,以实现水利现代化为方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目标,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的基础设施、科学的管理制度,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加强水资源环境的统一管理,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协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洪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规范人类行为,坚持自律式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建立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结构,建立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立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发展和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健全水利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水利工程建设,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保障有力的水利工程体系,建成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利用体系、优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先进的水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大力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着力解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需求,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和报纸等传媒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有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在大中小学教学中,引入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内容,普及防御气象灾害、避险自救、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认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忧患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形成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良好社会风气,使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水平和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有助于节电、节水、节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和消费者使用节能环保型产品,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开设节能环保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完善气候变化信息发布的渠道和制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促进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3.2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建立完善水利规划体系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方向,抓紧完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重点河湖的岸线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坚持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相统一、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水利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行业规划相衔接,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正确处理流域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重点与一般、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妥善安排好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各项任务,合理确定流域防洪、除涝、水资源保护、供水、灌溉、水能开发、河流生态、水土保持、航运等规划目标和布局方案,建立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层级配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规划体系,系统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流域下垫面改变,对流域洪水、干旱、水资源、生态与环境以及河流情势的影响,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重大规划和重大工程的气候环境论证,为制订规划提供基础性的科学依据和评估。同时,系统分析规划的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的影响,综合评价规划实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资金筹措、环境影响、移民安置、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完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论证决策机制,落实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防洪影响评价制度和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强化水利规划的指导、约束、调控作用,促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水资源,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3.3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依法治水

  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水法》、《防洪法》配套法规建设和《水土保持法》修订为重点,制定中长期水政策框架,尽快制定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抗旱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水资源论证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法规和中长期水政策框架,制订出台有关洪水管理、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农村水利、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构筑有利于水资源环境节约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修订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研究水利行业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监测预警标准和气候影响评估标准,制定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法规政策,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法律保证。同时,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完善水行政许可制度,推行水行政许可规范化管理,实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加大水行政监督、检查、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侵占河道湖泊、污染水体、破坏水环境等水事违法行为,规范和约束涉水事务,维护良好的水利发展秩序,促进水利健康发展。

  3.4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从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从粗放开发、盲目开发、低效利用转变为集约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制定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性指标,统筹水量水质、地表地下水、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强化统一调度,保证重点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用水需求。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在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必须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科学建设、合理运用分蓄洪区,规避洪水风险。在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要实行更加严格的污染总量限排标准,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增加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在实现增产的同时较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按照有限、有序、有偿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划分水能资源的重点开发区、保留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严格执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强化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实施水能资源开发许可,逐步建立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水能资源开发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开发有序。我国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全国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4亿kW,分布广泛,遍及全国30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市),65%的小水电集中西部地区,西南地区的小水电资源占全国的50%以上。我国的农村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点就有十几万个,分布在1600多个县,要统筹农民利益、地方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村水电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规模,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库移民补偿机制和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水力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加大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完善区域性调水工程和水库工程,提高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积极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再生水、海水及微咸水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进一步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大力发展沼气、秸秆气化、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和供热、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利用、光伏发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高碳排放能源的使用,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效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5加强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坚持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优化水质的原则,从传统的“以需定供”转为“以供定需”,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建立健全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以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以水价调节为杠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保障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运行机制和体制,鼓励节水减污、高效用水,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严重的用水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抓紧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健全各流域、各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尽快完善各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明确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用水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明晰初始水权,实行水量微观定额指标管理,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推进水权转换,建立国家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健全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水资源利用密切相关的行业发展规划进行水资源论证的制度,加强用水计量的监督管理,实行节水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和水功能区划,提出分阶段控制方案,加强水功能区监测和信息管理,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健全节水配套法规体系,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各项措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加大农业节水力度,积极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全面推进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以小型水利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水资源相对丰富和土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结合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规划和新建配套灌区,开发粮食生产的后备战略资源。在干旱缺水地区和山区,因地制宜地修建中小微型蓄引提工程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提高抗旱能力。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牧区,发展以灌溉草场为重点的牧区水利,提高草原载畜能力,实施“小建设”,实现“大保护”。并积极推广先进、适宜的先进节水增效技术,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加强城市和工业节水,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狠抓城市生活节水,形成以大中城市为重点,逐步向乡镇全面推进的节水格局,建立稳定可靠的城市供水水源,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加强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高用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发展节水减污型产业,积极利用再生水,降低用水定额,增强废水处理与回用能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替代淡水资源。同时,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和海水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等。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重点突破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加强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遏制盲目兴建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促进城市建设和工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同时,进一步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和水功能区划,确定水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和总量,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建立以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的排污权管理制度和饮用水水源区管理制度,完善水源地保护监管的长效机制和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质监测、超标预警、过量惩罚,加强江河源头、入河排污口和省界断面、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和输水沿线、三峡库区、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供水水源地的监测和保护,建立完善供水水源地保护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严格取水和退水水质管理,采取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措施,保证水功能区和主要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要求。大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实行农村改水改厕,减少生活用水污染和有机污染物排放。同时,严格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对未按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并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有效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

  3.6加强江河湖海治理,建立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从维护河流健康的高度出发,科学安排河道、湖泊、枢纽、蓄滞洪区,依法规范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加快主要江河堤防、城市和重要经济区河段的堤防达标建设,实施重要江河河段的河势控制和清淤疏浚,加强重要跨界河流整治和国土防护,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动长江、黄河、淮河等河道治理,加强蓄滞洪区优化调整和安全建设,着力提高防洪能力。切实加强城市和粮食主产区排涝设施建设,提高低洼地区的排涝能力,建立完善以堤防、河道整治工程,水库、蓄滞洪区为主的江河防洪减灾体系和水沙调控体系,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防洪排涝饮水体系,加强水资源控制、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加快建设饮水安全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因地制宜修建各种蓄水、调水、引水、提水、集雨、生态抗旱应急、备用水源等抗旱工程和应急设施建设,完善水资源调蓄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旱特点相适应,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建设、调度、管理与运用防洪抗旱工程体系,优化工程布局与调度运行方式,尽量减免防洪抗旱工程对生态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和环境的改善或修复。加大重点海堤达标建设力度,强化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防护对策,加强河口海岸地区台风和风暴潮灾害的监测,提高抗御台风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采取陆地河流与水库调水、以淡压咸等措施,控制陆地沉降,应对河口海水倒灌和咸潮上溯,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加强山区重要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抗灾减灾能力。强化完善通信、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加强洪水预警预报和风险管理,建立洪水管理制度,合理利用雨洪资源,不断完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同时,加强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重大水利工程设计、建设、调度运行管理以及工程建筑材料耐久性和材料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调度运行的影响,研究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海岸防护工程及海岸防护体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及应对措施。并加强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和中国区域能量和水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的关系以及中国沿海海平面的变化规律。研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影响的适应技术和措施,建立相应的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对策与响应机制,提高应对复杂条件下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保证工程安全和防洪抗旱安全。

  3.7加强生态河流建设,建立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促进生态文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加强生态河流和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以预防保护和有效监督为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相结合,国家投入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综合治理,加强江河湖海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和森林、湿地和林地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增加森林数量,提高森林质量,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改善气候环境。对长江上中游、珠江流域石漠化地区,要加大封育力度,同时结合“坡改梯”,有效保护好水土资源。对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要充分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作用,加强淤地坝建设和管理,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充分考虑降雨和水资源条件,尽量选育温暖性耐旱抗病虫害树种,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加强风沙草原区防治,发展人工改良灌溉草场和灌溉饲草料地,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对内陆河流域,要有效控制人工绿洲的盲目扩大,保证水资源对河流的有效补给。加强对北方河流断流、湿地萎缩、生态恶化地区和南方丘陵红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在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地区,强化综合治理,及时进行人工回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在沿海地带,大力营造防护林,建立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的防护林工程体系,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进农作物和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和低温等抗逆品种,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加强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术,抗御逆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应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科学推进城市生态建设,改善城市小气候,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美化城市环境,减缓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坚持河道整治、防洪工程和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环境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完善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强水生态监测与预警,探索有利于生态和环境的调度模式,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保证重点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用水需求,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美人居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促进生态文明。

  3.8建立先进的水管理体系,大力提高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强化水利管理职能,切实完善水利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建立体制健全、机制合理、法制完备的现代水管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合理、配合协调、运转高效的水利管理工作格局,建立先进的水管理体系和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切实加强对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及其运行、河道、水土保持、水能资源和气候变化等水利工作的综合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水利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完善水利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协调、应急管理机制,大力提高水利管理和气候变化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统一、协调的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和适应水资源自然流域特性及多功能统一性的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规划、管理、监督、协调、指导等职责,认真制定流域开发治理和保护的控制性指标,明确不同河道、河段、岸线、水域的功能定位,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建立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和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强化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筹水量、水质、水沙、水能、水域的一体化调度管理和保护。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建立流域与区域、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的会商、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换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流域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机构在水利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公众参与、民主监督。全面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强化各级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效能型和廉洁型的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搞好公共服务,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统筹城乡水资源评价、规划、配置、调度、节约、保护和水源地建设、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工作,确保涉水事务管理规范、有序、公正、透明,全面提升水利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和管理效益。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责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认真制订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检查监督,进一步健全以气候变化监测为基础、气候变化评估为纽带、气候变化预测为核心、气候变化服务为保障的气候变化业务体系,建立规范化、信息化、集成化为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平台,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涉及气候变化的建设规划和重大项目进行评估和论证,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有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水平。加强以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为重点的基础性研究,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评估模型;统筹开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节能新技术以及农林水等领域的适应性技术研究;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气候变化涉水方面的区域响应研究,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水循环响应机理和对区域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及其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在气候变化条件下极端气象、水文事件的可能变化,提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技术、政策、措施,建立气候变化影响敏感脆弱区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我国水利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预测能力和应对复杂条件下自然灾害的能力。

  全面推进水利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水利现代化,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加强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用水管理,落实以水功能区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暴雨洪水预测、预报和预警设施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提高水资源监测、监控和管理能力,提高水利的科学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卫星遥感测量技术、雷达测雨技术、通信传输技术、雨水情自动测报技术,建成覆盖全国的包括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水利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全国气象、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与信息共享平台和全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加强流域、区域、城市、骨干水利枢纽、调水工程、大型灌区等水利自动化调度系统建设,完善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光传输高清晰防汛系统、预警反馈通信系统、水利通信专网监视中心、防汛会商会议电视系统、水情险情实时图象监视系统、水利工程视象监控系统、防汛、抗旱应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推行信息共享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实现各部门和各地区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向全社会发布各种信息,保证广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全面加强水资源供、用、耗、排及水质污染、地下水等方面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气象、水文水资源的预报预测工作,特别是要提高台风、山洪、局部强降雨等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预报预测水平,提高预报精度,增加预见期,研究开发水文水资源监测技术,实现对水文水资源以及洪旱灾害大范围全天候分布式的动态监测,增强水文水资源监督和管理能力,提高防御水旱灾害的主动性、超前性、预见性,加速实现水利信息化、现代化。

  3.9建立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保障体系

  大力拓展多种资金筹集渠道,积极研究建立水利投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多种融资手段应对气候变化,调动企业、社会各方投资者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和发展,实现投资主体和融资方式多元化,尽快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中央投资主要解决关系全局的防洪骨干工程、重要水资源调配工程、跨国界河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地方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受益的水利建设项目投资,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保持水利建设投资年度规模的基本稳定,加大对饮水安全、农村水利、节水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合理确定各类用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改革水费计收方式,逐步推进水利工程供水两部制水价、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生产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民办公助”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落实管护责任,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稳定乡镇水利站等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通过市场融资建设城镇供水、污水处理、中小水电开发等工程和设施。鼓励国内外私人投资者积极参与,吸引来自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等各种国外资金,积极寻求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各种水利资金使用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稽查,确保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果和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雷,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中国水利杂志,2008(2)

  [2] 胡四一,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战略. 中国水利网,2007-12-03

  [3] 秦大河,全社会行动起来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气象局网,2008-03-04

  [4] 周珂,论气候变化的三元应对机制. 北京环境法制论坛网,2008-11-17

  [5] 秦大河,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中国网, 2007-09-08

  作者简介

  薛选世,男,1960年8月1日出生,1981年7月陕西省水利学校农田水利专业中专毕业,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数学专业结业。现为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河务局防汛办副主任、工程师,主要从事防汛等工作。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农民居住集中程度不及城市,生活污水产生强度低于城市,…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