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变酸 可致鱼类耳朵增大

作者:孝文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29

 

图为3、4个月大的太平洋犬牙石首鱼。其鱼骨比正常的大些

 

    据国外媒体报道,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后会对鱼产生一种有趣的效果——它们的耳朵变大了。鱼的耳朵长在身体里。但是,和人类的耳朵一样,它们的耳朵在感知动作和它们能否保持垂直(这种能力对生存至关重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生物海洋学家大卫·M·奇科莱谈到这一发现时说:“这真是一个意外。我们认为,任何严重偏离常态的情况都属于异常,这种异常至少可能是有毒效应。”

    鱼的耳朵结构被认为是一种耳石,它由矿物质构成。奇科莱和同事们知道,从大气中吸收的海洋中逐渐增多的二氧化碳正使得海洋的酸性增加,酸能溶解和软化贝壳。所以,他们想知道酸是否还能减小耳石的尺寸。该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研究结果恰恰相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太平洋犬牙石首鱼的卵在海水中孵化,并测量了小鱼7到8天后的耳石。在第一次测试中,水是当前二氧化碳量的6倍多,这些小鱼的耳石比正常情况大15%到17%。研究人员非常惊讶,以致他们重复了这项实验,结果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于是他们把水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到当前二氧化碳含量的约3.5倍,按照二氧化碳目前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尔后在海洋中增加的比率,这可能是到2100年二氧化碳的浓度。这些鱼的耳骨比在二氧化碳当前浓度下的海水中生活的鱼的耳骨大7%到9%,

    奇科莱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们的重要观察是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影响,然后是在海洋的中影响,不仅包括全球变暖,使得海洋更具酸性。而且还对生物学和生态学有重要影响,而这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新发现不仅令人惊讶,还引出了奇科莱所说的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现在,研究人员将设法弄清楚水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导致鱼耳骨变大的方式,以及是否这种情况还发生在其他鱼类身上和这种长期效应是好还是坏。奇科莱说:“如果大耳石不影响鱼儿,或者反而对它们更有利,那就不需要特别关注。但是,鱼已经这样进化了。我们的假设是,如果你非要以某种方式改变它的话,那就会改变耳石帮助鱼保持垂直、导航和生存方式的动力学。”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科学家观测到水下海底火山爆发场…
水下火山爆发的场景 水下火山爆发的场景,一气冲天 摄影记者…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