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正文 | ![]() ![]() |
|
|||||
| |||||
最新研究证明:气候变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主因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王进东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8 | |||||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训民。
据王训民介绍,在我国,大量的研究均将北方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归咎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土地的盲目开发以及人口压力等。但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荒漠化的最主要贡献者并非人类的直接活动。
研究人员通过对毛乌素沙地、河北坝上高原以及河西走廊民勤地区风沙地貌过程与沙漠化过程关系的研究发现,在河北坝上高原以及毛乌素沙地地区,风沙活动过程的演变是过去50年以来沙漠化正逆过程发生的关键。过去百年甚至2000多年以来,在风沙活动强烈时期,沙漠化过程会加速;而在风沙活动的低谷期,中国北方绝大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区,均会发生沙漠化逆过程,而这些地区人类活动一直在加强。因此表明,沙漠化过程的发生、发展,逆转和再发展过程并不与人类活动强度趋势相一致。
此外,风沙地貌体,如灌丛沙丘的层理、物质组成以及发育年代也清晰显示,风沙地貌体的发育与区域沙漠化过程有明显的关系:当土地开发加速时,风沙地貌体的发育尺度会明显增大、层厚增高,而当人类采取植被保护等措施时,风沙地貌体的发育尺度会明显减小。但在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地区,除风沙环境的演变是控制风沙地貌过程和沙漠化过程的主导因素之一外,水资源的丰富度也是这一地区风沙地貌过程和沙漠化正逆过程最为主导的因素。研究证实,部分风沙地貌体的发育过程始终受植被生长条件、植被类型和盖度、地下水位变化以及沙源等因素的制约,其形成与发育过程可以指示区域沙漠化程度,物质组成的变化则反映了区域风沙环境的演化史。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除与风沙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之外,风沙地貌过程以及沙漠化正逆过程的发生、发展也可能与春季降水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过去50年以来,春季降水量的增多往往伴随沙漠化的逆过程发生;反之,则沙漠化正过程加强。
王训民说,干旱区风沙地貌体发育的尺度与人类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其形成阶段可以指示区域沙漠化过程,但人类活动在沙漠化正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似乎被过高估计了。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尽管人类活动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触发和加强因素,但自历史时期以来,这些地区风沙地貌过程与沙漠化的正逆过程一直主要被风沙环境变化所控制,总体上,沙漠化过程主要受风沙环境演变的制约。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从气候变化看中国水资源的适 未来气候变化对水环境和水卫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气候变化,美德中的角力 透过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看生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20003010510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