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服沙尘暴各国有妙方

作者:刘晓雪    文章来源:法制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26

 

    应对沙尘暴各国有妙方美国“天地结合”中亚播绿治沙中东“黄金铺就绿色”——

    “降服”沙尘暴全球总动员

    今年最强的沙尘天气近日对我国“重拳出击”,黄沙漫天,建筑物在沙尘中变得模糊,空气中弥漫着沙尘的干涩味道。这场来势凶猛的沙尘天气席卷我国16个省(市、区),约2.7亿人受强沙尘暴侵扰与影响。今天,中央气象台的沙尘暴黄色预警还在继续。

    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约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沙尘暴就像瘟疫一样,困惑着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地区。为此,全球围绕沙尘暴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地探索防治沙尘暴的新途径。

    应对妙招

    美国:“天地结合”降沙尘

    为了控制大平原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美国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态保卫战,从多年的惨痛摸索中,美国形成了一套全方位作业的防沙经验,并成功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

    美国治理沙尘暴最大的招数是:“天地结合”。

    将天气预报和地面治理结合起来。每次强风到来之前,气象部门提前48小时准确预测强风的行走路径,然后在其经过的地区对裸露的耕地进行喷灌,使之湿润结实,切断风沙源。

    中国:京津周边建生态屏障

    前苏联的北哈萨克斯坦草原,已变成了世界四大沙尘源地之一。

    为了治理沙尘源区,当地政府开始沿着草原区和森林草原区,营造规模巨大的防护林带。同时还采取飞机播绿、调整农业结构等方式进行沙尘暴的治理。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后,现在北哈萨克斯坦草原虽然还有沙尘暴,但与大开荒时相比,沙尘暴发生的次数和规模都大幅降低。

    中国政府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对沙尘暴的研究,并提出了如何减缓沙尘暴影响的对策。

    在北京北部的京津周边地区建立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

    在内蒙古浑善达克中西部地区推动以退耕还林为中心的生态保护带。

    在河套地区和沙化土地地区以保护水资源和天然绿洲为中心,控制沙化土地扩大,保住天然绿洲,逐步扩大人工林。

    澳大利亚:围绕牧场治沙

    澳大利亚的土地荒漠化主要体现在草场的退化上,因此,澳大利亚对沙尘暴的治理主要围绕牧场来进行。

    澳大利亚对牧区治沙,严格实行轮牧。此外,大力推广圈养。为了防止羊群将草连根拔起,破坏植被,澳大利亚政府还大力推行圈养,通过割草圈养牲畜,就保留了草根,也就起到了固沙的作用。

    澳大利亚养畜非常严格,养什么、养多少不是由农场主自行决定。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要对各牧场作一次普查,以确定次年的载畜量。而在同一个畜群里,牛、羊的数量搭配也是经过科学测算的,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降服沙尘暴各国有妙方
         应对沙尘暴各国有妙方美国“天地结合”中亚播绿治沙中东…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