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酸雨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为了我们共有的蓝天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为了我们共有的蓝天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9
  按照大气成分轨道实施方案,作为“大气成分轨道”建设的国家级牵头单位——中国气象科学
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开展了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沙尘暴监测网、酸雨监测网以及大气本底观
测网部分观测系统的巡检,为站网运行提供了技术指导与支撑。多次组织开展大气成分网络化观测技术、
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全国性培训,指导有关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开展相关工作,并开展了沙尘暴预报服
务、酸雨监测评估和区域大气成分浓度预报等工作。
      一、各类大气成分站网建设与网络化观测
      2006年,大气成分中心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大气成分本底综合中心”的建设任务,以及中国气象局
“沙尘暴监测网完善建设”、“大气成分检测校准系统建设”、“大气区域本底站北京中心标校、检定能
力建设”、“大气成分观测网建设”、“大气本底观测运行”等研究型业务建设项目,组织完成了上述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的编写与上报,向财政部申报的“设备进出口及单一来源采购申请”获得批
准;完成了技术与商务谈判,正在进行有关合同签订工作。
      →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
      经过几轮严格评审,2006年4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子项目“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台站
体系建设”总项目在兰州启动;6月,参与研讨了国家野外站管理办法;8月,配合国家科技部评估专家组
完成了瓦里关试点站现场评估认证及平台项目自查报告;10月,顺利通过平台项目综合咨询会答辩;11
月,瓦里关、上甸子、临安和龙凤山等4个本底站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研究站”
评估,正式进入了国家级野外站系列。
      →中国气象局大气本底观测网建设
      中国气象局大气本底观测骨干网络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完成了WMO资助瓦里关本底站购买气溶
胶质量浓度监测仪的订购工作,对已安装的瓦里关气溶胶系统进行了维护;组织审核了上甸子观测技术
手册,协助北京市气象局开展了气溶胶吸收特性、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操作培训;对临安、龙凤山、瓦里关
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集成;开展了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两个新建区域本底站的相关建设工作;完
成了湖北金沙站备选站址前期科学论证实施方案的制定、相关技术准备及仪器调试和标定等工作。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网及沙尘暴观测网建设
      2006年在大气成分中心建立了大气成分观测网及沙尘暴观测网技术支撑体系,完成了备件备品建
档工作,并建立了与站网的联系和工作记录;实现了新建大气成分观测网数据实时上传、监控、存贮与
备份,在2006年春季沙尘暴监测、数值预报的同化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大气成分站网数据的总结分析
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中国气象局酸雨监测网建设
      2006年6月,按照《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酸雨观测子系统建设》的要求,新建了69个酸雨监测站,
于7月1日投入业务运行,目前国家级酸雨监测站共计157个,已经实现了监测数据的上传和备份。
      →国际合作沙尘暴观测站建设
      承担了中韩新建沙尘暴观测站建设项目,组织完成了与韩国气象厅、韩国协力团中国事务所的多
次谈判,并签订了项目建设合同,有关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了中国援助蒙古和哈萨克斯坦沙尘暴监测
站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完成了有关站址的考察及相关建设技术交流工作。
      →国家气候观象台示范站——大气成分观测系统建设
      承担了国家气候观象台6个示范站的大气成分观测系统建设任务,组织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写及上
报,完成了仪器设备选型及有关的技术与商务谈判。正在进行合同签订、软件开发以及技术手册的编写
工作。
      二、大气成分的预报与服务
      沙尘暴预报服务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卫星反演沙尘暴数据从卫星中心向成分中心的实时传
输和处理;建立了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及NWP数值预报结果的实时传输、接收和处理系统;完成了沙尘暴数
值预报产品的开发,可以提供MICAPS和GRADS格式的格点预报产品和88个重点城市的预报产品;完成了
2006年春季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业务;今年7月由大气成分中心研制的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成功移植
到国家气象中心后运行稳定,9月通过了业务化评审,11月20日已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该系统获得了2006
年度中国气象局研究开发一等奖;开发了大气成分中心沙尘暴预报产品网页,完成沙尘暴网站数据库的
建立、网页设计和产品的实时上传,使预报产品可供中国北方省份以及东北亚其他国家使用,为中国乃
至亚洲沙尘暴预报预警系统提供服务。
      积极推进酸雨监测评估工作,实现了全国酸雨资料逐日自动上传;建立了酸雨数据自动入库、管
理和统计分析系统;完成了业务产品开发和产品图表自动生成系统软件;初步完成了国家级酸雨业务服
务平台建设、产品开发;2006年4月开始酸雨监测评估业务服务,并开展了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撰写了
“避免重大酸雨灾害在我国重演”等决策服务材料,其中第165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得到国务院副总
理曾培炎的批示,被多家媒体报道后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将CAPPS大气平流扩散箱模式由原来的单城市模式升级为区域模式CAPPS-3;建立了我国大气SO2、
NOx和PM10的浓度区域数值预报平台;开发了预报时效达36小时的中国区域SO2和PM10的浓度预报产品,
可提供全国47个重点城市SO2、NOx和PM10的污染等级和指数预报;完成了区域大气成分、紫外线指数预
报奥运演练任务;建立了GRAPES紫外线预报系统。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酸雨中毒污染 2006中国环保“
    环境研究工作者必须关注大气
    沙尘暴有助于减少酸雨
    沙尘暴:地球不可或缺的部分
    酸雨
    酸雨的危害
    酸雨|防治
    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
    大气污染源监测分析方法
    李崇银:关注全球环境变化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