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湿地 >> 文章正文 | ![]() ![]() |
|
|||||
| |||||
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新秀” | |||||
作者:桂园 国宏… 文章来源:中国广播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21 | |||||
中广网济南4月21日消息(记者桂园 国宏 幸福)记者从4月20日闭幕的全国地矿测绘新技术应用交流会上获悉,山东省利用遥感技术首次查清全省湿地面积为17122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7.58%。基本特征是自然湿地迅速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自然湿地的“新秀”。这项成果填补了该省湿地综合调查的空白。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被科学家称为“生命摇篮”和“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山东省地矿局地质测绘院高级工程师解立业介绍,采用遥感技术,利用航空遥感信息,结合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与湿地有关的成果资料,对省内的湿地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这在山东省尚属首次。 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相比,目前该省湿地现状发生如下变化:一是湖泊、河流湿地面积逐年缩小。由于淤积和围垦造田等因素,北五湖基本消失,在其基础上建设的东平湖水域面积缩小了16.7%;南四湖缩小了26.45%,白云湖缩小了92%。二是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没有库塘湿地,其后修建水库形成的库塘湿地199个,合计湿地面积为1187平方公里;稻田、鱼塘、虾池等人工湿地也大量增加;煤田塌陷湿地27.8平方公里。三是黄河三角洲新造湿地大大改善了该省自然湿地状况。 山东省地矿局地质勘查处高级工程师、中科院环境科学博士研究生赵书泉说,该成果是落实生态省建设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研究表明,该省湿地资源的演化,对生态的影响有喜有忧。如湖泊水域的减少加剧了水质污染,对生态多样性造成重大危害,并带来小气候的恶化。库塘湿地的增加,在防治旱涝灾害的同时,也导致了河流湿地的萎缩,等等。针对目前状况,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充分利用这次调查成果,对我省湿地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加强地方立法,防止湿地环境继续恶化,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图为黄河三角洲湿地 )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危机:黄河水减少一半怎么办 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 实施两水分供 维持黄河健康生 黄河水减少一半怎么办? 加强黄河水资源管理维持黄河 密云水库湿地建设浅谈 湿地脆弱系统的生态恢复 湿地脆弱系统的生态恢复 湿地与人水和谐 我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