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一)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3

一、地理位置及概况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56530公顷。已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保护网。位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破,区内多数山峰的海拔为7001500米,主峰黄岗山2158米,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由于这里山峦起伏、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被多样,所以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00多年前,武夷山的挂墩、三港、大竹岚一带就已成为闻名国内外的动物标本采集地。有许多动物的新种是在此地被发现并以此地名给予命名,如“武夷湍蛙”、“挂墩鸦雀”、“三港雨蛙”、“崇安蟾”等。目前已知武夷山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411种,约占全省脊椎动物种数的50%;昆虫4557种,超过全省昆虫种树的一半。其中有许多珍稀种类,现分门别类介绍如下:

 

二、动物资源

 

   (一)武夷山的珍稀兽类

    武夷山的乳纲动物已知有68种,约占全省乳类种数(112)的60%,属于国家保护的有1种、福建省新纪录2种,新种的模式标本产于此地的有10种。下面介绍几种珍稀兽类。

 

华南虎  即虎的华南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特产。隶于食肉目、猫科、豹属。华南虎是动物学家依据1905年采自福建厦门的标本命名的,故也称厦门虎,其学名为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华南虎的主要特征是:头园、耳短、尾长、四肢粗壮。体毛短密、深黄色、上面有深黑色横条纹,体侧的黑条纹常常是相邻两条之上下端相连接而形成菱形黑斑,这是它区别于东北虎及其他亚种的明显标志。武夷山的华南虎曾出现毛色全黑的变异个体。1961年,我在武夷山采集标本时,曾听当地一农民口述其祖父年轻时曾经在武夷山中捕获一只全身黑色的华南虎。

华南虎

    华南虎栖于森林山地,喜独居、夜行性,以野猪、野兔、山羊等食草动物为主食,也捕食比它弱小的食肉动物,偶尔也盗食猪、羊等家畜,但一般不会主动伤人,不必“谈虎色变”。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华南虎已濒临灭绝,武夷山中难见虎影而野猪却四处横行,使不少山区的水稻、甘薯等农作物遭受严重损失,事实表明保护老虎就等于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云豹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龟纹豹。隶于食肉、猫科、云豹属。因其全身布满不规则的云状或龟壳状黑斑而得名。体重2030kg,尾长与躯体长几乎相等。栖息于热带、亚热带丛林和常绿树林中,善爬树,多在树上活动。夜行性,常从树上跳下猎食。主要捕食鸟类、野兔、小麂等,一般不伤人。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毛皮兽和名贵的观赏动物。

 

黑麂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福建省新纪录。隶于偶蹄目、鹿科 、麂属。体长1米、体重20公斤左右;体毛黑褐色,头部浅褐色,额顶有一簇浅褐色的长毛称为冠毛;尾部的背面黑色、腹部白色;臀部长鼠蹊部均为白色。雄性具有23厘米的不分叉的短角。栖息于山地丛林中;胆小、喜独居,有游走觅食的习性,以嫩枝、嫩叶、花、果或草木植物为食。黑麂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数量稀少,具有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分布于浙江、安徽、广东、云南和福建武夷山。

 

    金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原猫。隶于食肉目、猫科、金猫属。体形似家猫而略大、尾略短;体色变化较大,但多数呈棕红色;两眼之间内侧各有一条白纹,眼下有一白纹延伸至耳基下部;尾部背面棕红色,尾腹面白色,尾尖黑色。生活在海拔较高的林缘或山地上,夜行性,善爬树,筑巢于树洞内。以鼠类和鸟类为主食。数量稀少,其毛皮珍贵,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小灵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香狸。隶于食肉目、灵猫科、小灵猫属。体形比家猫略大,吻尖;尾长大于体长之半。颈侧有2条黑色短纹;尾部有黑白相间的环纹,一般有7个黑色环纹,尾末端白色。会阴部有香腺。栖于多树的山地,喜独居,夜行性,善攀缘,食性杂。

 

    彩蝠  福建省新纪录。隶于翼手目、蝙蝠科、管耳蝠属。主要特征是两耳呈管状;体被细密的棕黄色至茶褐色绒毛,翼膜大部分为黑色,靠近躯体和掌指骨两边为浅黄色,耳尖和部分耳缘黑色。数量极少,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穿山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鲮鲤。隶于鳞甲目、鲮鲤科。体狭长、吻尖、耳小、舌细长、四肢短;体表除腹面和四肢内有毛而无鳞外,其余部分都有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片,鳞片间杂有稀疏的棕色毛。栖于丘陵和林间潮湿地带,穴居;昼伏夜动,受惊时蜷缩呈球;主食白蚁及其它蚂蚁;据报道,一对穿山甲可保护500亩杉木不受白蚁危害。穿山甲的肉和鳞片均可入药,是我国名贵的传统药材。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美刊评出十大危险植物
据美国媒体报道,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植物已经掌握一些巧妙…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