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王岭自然保护区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6

坝王岭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26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海南省西部昌江和白沙两县交界处,地处坝王岭林区东部。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海南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茂密,垂直分布在350~1438米。海拔1000米以上常有云雾遮盖,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均温为17~22℃;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全年雨旱两季分明。主要河流为南七河,源于海拔1438米的斧头岭。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乔灌木种类达1000多种。核心区是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图1)树种组成以罗汉松科、樟科、壳斗科、木兰科番荔枝科、山茶科植物较为常见。山地垂直带谱明显:


  图1


①海拔400~800米范围内的沟谷分布有沟谷雨林,上层乔木有青冈、鸭脚木、白颜树、厚壳桂、粗叶木、九节等,灌木有燕尾葵、省藤、桫椤、密齿露兜、海芋等,草本植物有淡竹叶、山姜等,层间植物丰富,木质藤本植物较多,有倪藤、羊蹄甲藤,附生植物发达,有鸟巢蕨、崖蕨、书带蕨、石仙桃等;

 

②海拔700~1250米山地广泛分布着山地雨林(图2),主要乔木有陆均松、云山青冈、五列木、铜罗桂、占氏蒲桃、冬青、谷木、三角瓣花等,灌木有狗牙花、粗叶木、九节、省藤、扇棕等;木质藤本最为常见的有倪藤、瓜馥木、杜仲藤,附生植物主要是蕨类和兰科植物,其附生位置比沟谷雨林高;可达20米以上的林冠,板根和“绞杀”现象可偶见,地面草本有山姜、莎草、淡叶竹等;


  图2


③海拔1100米以上孤峰或狭小山脊附近分布有山地苔藓林,高度15米左右,上层乔木为水丝梨、大头茶、密花树为优势,下层有厚皮香、蒲桃、山矾等,灌木层发达,有省藤、红茎毛捻、伯拉木等,草本层覆盖度发达70~80%,卷柏最多,间有耳草、砂仁等,附生植物发达,主要是多种苔藓和兰科植物。

 

④海拔1300米以上斧头岭的山顶部位分布有山顶矮林,高度4~6米,木本植物有青冈、山矾、毛绵杜鹃、光叶樟等,地被层除苔藓外,蕨类的石韦多见,间有砂仁。国家保护植物有红桐、苦梓、麻楝、陆均松、海南五针松、野荔枝等。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内有兽类40种,鸟类1000多种,两栖爬行类4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黑长臂猿、水鹿、猕猴、孔雀雉。

 

黑长臂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3)


  图3

 

黑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它完全无尾,属于高等类人猿,有许多与人类相似之处,如血型、染色体、月经周期、妊娠周期等。目前仅生活在我国海南岛和云南省南部热带、亚热带局部地区。体长50厘米,体重7~8千克。它喜爱家族群居,常以小群体(2~6只)生活在一起,占据一定地域,栖居、取食、攀跃活动均依赖于森林环境。它以植物的果实、嫩叶、嫩芽为主要食物,也食昆虫、鸟卵、蜂蜜。黑长臂猿每胎产一仔,6~7岁成熟,寿命可达30年。公猿毛色全黑,母猿毛灰棕黄色,头顶毛向上形似黑冠,又称黑冠长臂猿。

 

坝王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长臂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使其得到较好地保护和繁衍,从而使该种群保存下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