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地质剖面自然保护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6

蓟县地质剖面自然保护为1985年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10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天津市蓟县北部山区,是一个长24公里,宽0.35公里的狭长带。

 

  二、保护对象

 

  保护区保护对象是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蓟县地质剖面形成在18亿~8亿年间,正好是上元古界和中元古界,所以有“中、上元古界”之称。世界上同一类型的地层尚有几处,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最为标准,相当完整,顶部和底部界限清晰,古生物化石丰富,并存在着大量能反映这期间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构造、古地磁的自然信息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

 

蓟县地质剖面共105层,被划分为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以下又分11个组。

 

(一)最古老的长城系能看到距今18亿年~14亿年的海底,地层厚4257米,现在已成了高山,著名的长城就建在它的基础之上。它们坚硬而陡峭,不易风化,是著名的石英砂岩。在长城系的高于庄组地层中,人们发现了宏观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古生物新种——桑树鞍藻;

 

(二)蓟县系形成距今1410.5亿年,在蓟县系中,雾迷山组的地质剖面厚度竟有3336米,占蓟县地质剖面厚度的1/3,划分为4个亚组,它不但厚度极大,而且层次极多,层叠石种类多,古生物种类更多。比雾迷山组年代更晚些的铁岭组,厚度只及雾迷山组的1/10,而叠层石和古生物的种类更是异常丰富。

 

(三)青白口系形成距今10.58亿年,地层厚度为371米。岩层里有丰富的宏观藻类,而且出现了三叶虫。三叶虫是一类独特的早已灭绝的化石节肢动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无脊椎动物。在6亿年前,三叶虫曾经是海洋中最占优势的动物。蓟县剖面中的府君山组中的三叶虫,则在距今8亿年中的地层中发现的。

  保护区保护对象是静态的古老地层,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区。因此,它的保护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